向炜
近一个时期以来,各级媒体连续集中刊发了一批记者新春在基层采访的报道,这些报道大多内容生动,题材鲜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笔者认为,随着年味的淡去,记者走基层不应该也随之淡去,而应该常态化、制度化。
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是记者的根和源。走基层是记者这一角色的使命使然。新闻工作者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更好地把党和政府声音送到千家万户,把基层的呼声及时传递出去;也只有走进基层,才能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挖掘报道素材、丰富报道内涵,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也只有走进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公信力。
如此看来,记者走基层就不应该只是一个时期的活动,而应该是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可是现实中为什么记者下基层难,这中间既有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不想下”的原因,也有记者想下去,但下去后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不会下”“不敢下”的因素。更有辛辛苦苦采写的基层稿件久拖晚发甚至不发的个例,等等,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记者走基层的积极性。
诸如此类情况,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态度上有个明确的界定:走基层是记者的基本素养,使命所在,当记者如果不下基层,就无异于忘本。要把走基层作为一项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每周围绕一些活动策划选题,然后实行分工采访, “逼”着记者下基层、找“活鱼”。通过在执行力上下功夫,使走基层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抓活动”向“促常态”转变。其次是各个板块要同步设定一些基层的栏目,从版面上向基层稿件倾斜,这样就不会出现采写的基层文章不能及时发表的问题;最后,凡是记者在基层采写的文章不仅要优先使用,而且要和评先评优等各方面挂钩,从而激励记者勤下基层,写出更多文风清新朴实的好的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