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 云
天地为证,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亲近诗。
我们的远祖精神起点很高,在极低的生产力还未推进的时候,就已经“以诗为经”了。他们不管是坐在牛车上,还是马车上,抑或徒步行走在路上,心中时常会回荡起“诗三百篇”。而我们的民族在狠狠发展了几千年之后,却越来越渴望由物质追求走向诗意栖居,重新企盼“以诗为经”。
所以,诗,既是我们的起点,又是我们的目标。
信阳也有一群人正在做这样的事,2月18日,由樊登读书会信阳分会发起的我市首场众筹电影《我的诗篇》在横店电影城上映。本着“用一部电影的诗意点亮一座城市”宗旨,他们遵循本心,真诚执着,为这座城市、为中国文化尽力所能及的一份力。
赴一场走心的邀约
“我想邀请你,一起看一部电影——一部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才赢得上映机会的电影,一部被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口口相传、还未上映却已打动10万观众的电影。电影里的他们,和我们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却将人间冷暖,化作动人心魄的诗篇。一字一句,振聋发聩,击中我们郁结在灵魂深处的呐喊。我希望能以电影之名,和你相聚——近在咫尺却久未见面的你。一部好电影,一群真朋友,不再错过。我预约了一个专场,等待唯一的你。”这便是众筹观影的发起者组织者——樊登读书会信阳分会发出的邀请函。
经过为期三周的众筹,《我的诗篇》众筹专场第一场圆满成功,当天近70人前往观影。
观影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中年人、年轻人,还有几岁的小孩子。不少人表示,除了想感受一部优秀的电影,这种新鲜的方式也很吸引人,和一群志同道合、懂这个故事的人在一起看电影,一起感动,这种感觉很好。七色花早教中心的负责人马青在知晓这个活动后的第一时间一下子购买了8张票,让自己的员工都来欣赏这部与诗歌有关的电影。
据此次活动的发起人王艳玲介绍,众筹观影通俗地说就是观众凑钱包场看电影,发起人就某一部电影通过互联网发起众筹,只要参与众筹的人达到一定数量,大家就可以到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它与传统观影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观众自己决定看什么,后者是影院放什么观众看什么。这种方式近年来深受北京和东南沿海城市观众的喜爱。众筹观看的大都是文艺片、纪录片等小众电影,由于这类影片票房普遍不高,大多数院线一般不安排上映,于是观众便通过专业网站向制片方申请,当观影人数达到要求人数后,制片方将影片交由院线放映,所有参与众筹的观众就可享受专场放映。
看一部撼动灵魂的电影
中年爆破工陈年喜,铁骨铮铮却也柔情似水。家里他多年前写给新婚妻子的诗:“我水银一样纯净的爱人/今夜我放马南山,绕开死亡/在白雪之上,为你写下绝世的诗行”。
在得知父母患病时,被无故开除并被扣押两个月工资,精疲力尽回到家面对父母,写下“心中有炸药三吨,也不能炸裂”。他在给儿子的诗里写道“我想让你绕过书本看看人间,又怕你真的看清”。
14岁就开始打工的制衣女工邬霞,温柔善良令人心疼。深夜十一点才能穿上吊带裙到走廊尽头的洗手间照玻璃看自己,发出温柔的呼喊“陌生的姑娘,我爱你……”她对吊带裙的喜爱正像她对生活的热爱,那么炽热那么真挚,她说“我不会诉说我的苦难,就让它们烂在泥土里培植爱的花朵”,正如她对爸爸说的“爸,生活有多艰难就有多珍贵,我们的小屋就是暴风雨中宁静的鸟巢”。
《我的诗篇》,将镜头对准煤矿工人、制衣厂女工、爆破工、叉车工、充绒工和电子产品组装工六人,在工作的他乡和生养他们的故乡之间来回切换,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他们辛勤工作,努力生活,用诗歌书写劳动、吟咏爱情、表达情状。他们既是工人,也是诗人。他们粗粝的生活质地和动人的诗歌品质构成了一个“中国制造”背后的故事。
一个多愁善感的孤独生命发出的呐喊虽然无力改易国计民生,但他却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会低头思考自己的生命。让你在他们的生活中照见自己,让你在时代的悲喜中缩短自己与生命的距离。
这部影片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它值得你走进影院。
众筹还在继续
当天的观影活动结束之后,观众普遍反映很好。“电影放映的110分钟里,全场几乎没有人离座,周围没有人出声,连后排一个6岁的小男孩都看得聚精会神。电影结束时,不少人都红了眼睛。”一位90后的姑娘跟着舅妈一起来的,“我非常愿意支持这样一部感情真挚、让人思考的纪录片,也不愿盲目追捧大牌云集、特效满天飞的无厘头电影。”
很多当天没能参加观影的朋友事后得知后,都纷纷询问下一场上映时间。发起人王艳玲介绍,“正是基于这一群体的需求,我们樊登读书会信阳分会会根据情况持续发起众筹,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有温度、有深度的影片。”
据了解,本周末到下周一,我市还有3场众筹观影即将举行。2月25日(本周六)下午3点,商城西亚影城(商城县西亚丽宝广场6楼);
2月26日(本周日)下午3点,光山华夏影城(光山县海营路与正大街交叉口金博大购物广场5楼);
2月27日(下周一)晚上七点半,信阳恒大影城(信阳市羊山新区恒大名都1号楼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