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家楼下,住着一对儿都已六十岁的老夫妻,原先两口子整天忙,忙着上班、忙着带儿子、带孙子、做饭搞家务……忙得不亦乐乎,根本顾不上吵架。
如今,老两口先后退休回到家,孙子长大都去外地上大学了。他俩都是忠厚老实的古板人,老头子不爱钓鱼、不爱逛街、不爱养花,老婆子不绣花、不跳舞、不爱唱歌。俩人愣是没一点儿业余爱好,咋整?
天天的日子,老太婆负责做饭、买菜、洗衣服;上年龄了饭也简单,吃得也不多,常常是做一顿吃一天。老头儿好干净,负责擦窗扫地倒垃圾刷锅洗碗,可每天能有多少家务活儿?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唱戏,朋友不多,成天窝在沙发里看电视、打盹儿、嗑瓜子、发呆。时间一长,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就来气,你唠叨她顿顿饭将就凑合像应付日本鬼子一样,越吃越没胃口咽不下,她埋怨你油瓶子倒了都不扶,刚扫的地又吐瓜子壳。日子再一长,拌嘴吵架日增,互相埋怨不断,老婆婆要么哭腔抹泪,要么“罢工”去女儿家住几天;老头子要么长嘘短叹,要么甩袖“出走”到儿子家住两天。或是谁也不理谁,发生了同屋同床不同语的“冷战”。
其实,不管是老头儿还是老太太,只要上了年纪,不少人的性格就像小孩儿一样,尤其是双双退休之后,从繁忙有序的工作岗位回到了宁静休闲的家庭,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就很容易空虚烦躁。以前上班夫妻俩各忙各的,除了节假日,很少能在一块长时间相处,甚至有的夫妇几十年都没有时间认真品味对方的性格。退休后,双方由原来的工作、身份,突然一下子转变为家里的普通一员,这种角色的转移会使一些人暂时不大适应。
怎么解决这种“退休现象”?夫妇双方不妨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思考,讨论讨论,晚年生活怎么安排得丰富活泼、充实有趣。要有调整心态、改变性格、面对现实、创建乐趣的信心,要走出家门下楼出院,多和老邻居老同事老同志交交朋友,学着练练书画、跳舞、不远就近地去些景点旅游转转,跟老伴儿学着烧几个菜尝尝等。还有就是学会忍让,能忍则安,让人一步天地宽。
有句老话说是“人老心不老”。咱们退休也刚刚六十出头,要把依然充沛的精力从“干事业做贡献”转移到培养生活乐趣、增添生活内容、提升生活质量上来。老夫老妻一辈子了,各自都有几十年来已经养成的老习惯或老“毛病”,让对方顺应自己来改变所谓的“毛病”,不大可能。相互尊重,相互珍爱,彼此留给对方一个自由的空间,放飞了她,也放飞了你自己,你说对吗?(王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