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周 涛 文/图
在光山县白雀园镇,有这样一句俗语:小年大十五,元宵大过年。顾名思义,在乡亲们的眼中,元宵节比过年还重要,他们会以舞龙、舞狮、挂灯笼、唱地灯戏等方式迎接元宵佳节。
正月十三一大早,白雀园镇明清广场已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这边长龙翻滚,时而昂首如飞,时而低回若游;那边威风凛凛的双狮踩着灵巧的舞步,俏皮地在小孩子面前卖萌。乡亲们喊着号子,铆足了劲儿较量,看谁舞的龙有气势,谁舞的狮子更神气。围观的乡亲也越来越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掌声和叫好声不断。
白雀园的舞龙舞狮,从明清开始,已经有500多年历史,形成了一种吉利的传统文化,经久不衰。每年正月十三开始,早上开龙光,下午同姓同宗的龙拜门,晚上乡亲们都在自家门前摆上放满祭品的桌子,请龙来玩,唱地灯戏的人挨家挨户地串门唱,这些象征着一年风调雨顺、健康吉祥,寓意着一种美好的愿望。
在白雀园镇,有一条始建于明代的明清街,既有明末的朱门铜环,又有清初的白墙灰瓦,整体东西通透,木格悬窗,多层进出,错落有致。不到元宵节,明清街里已早早地挂满了红灯笼。到了夜间,整个街道被灯笼的光笼罩,格外喜庆;小孩子们提着自家做的灯笼在街道上行走着,与满街的彩灯相映成趣。
乡亲们说,元宵对于这里的人来说特别重要。元宵意味着团圆,不管离家有多远,不管在外面成功还是失败,都要赶回来和家人团聚。生活越来越好了,传统文化的积淀越来越深厚,人们对喜悦和幸福的向往,一年比一年浓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