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送走春节,迎来元宵,没有了鞭炮的嘈杂声,这个新年显得更加祥和。虽然假期已经结束,不少家庭仍沉浸在亲朋好友团聚的喜悦之中。欢笑声、话语声,伴随着厨房锅碗瓢勺的碰撞声组成了一首首欢快的交响曲。餐桌上,节日的文明之风正在盛行,光盘行动深入人心。元宵临近,市区各地亮起花灯。猜灯谜、买花灯,过节方式正在向传统回归,节俭、低碳、文明的节日正走进越来越多市民的家中。

信阳消息(首席记者 李亚云)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佳节了,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市民们都早早地做起准备。记者走访发现,和往年相比,除了营造热闹的过节氛围外,节俭、文明的过节方式正成为今年元宵佳节的一个新热点。

借助“禁放”的契机,节俭文明的节日新风正在我市全面兴起。自我市“禁放”规定实施以来,今年春节期间,市民远离了震耳欲聋的噪音和刺鼻难闻的硝烟、不见了遍地的爆竹碎屑,真正过了一个安静祥和的春节。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我市中心城区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患者为零;县以上主城区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警情为零;除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为零。

我市”“禁放”成效初显,市民也尝到了“禁放”的甜头。据监测,今年春节期间,我市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为103微克/立方米,和往年春节相比,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观,垃圾总量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中心城区垃圾累计减少约280吨。

“空气质量好了,环境更洁净了,市民才能真正过上一个祥和的节日。”家住东方红大道东方京城A区的市民许焕莹女士说,自己是“禁放”的拥护者。“把春节、元宵节买鞭炮的钱用来买鲜花装饰家里,既改变了家居环境,又换来了好心情。”

节俭文明的节日新风不仅体现在外面,更体现在每一个家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盘行动”日益深入人心。节日期间,记者走亲访友间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摒弃“舌尖上的浪费”,按需做菜,文明用餐、少烟少酒、健康饮食。不少家庭的亲朋团聚时,互相约定,免除“拜年礼”,走亲访友,不带财物。

随着元宵佳节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市民表示,将继续支持我市“禁放”规定,文明出行、节约用餐,让全市“低碳文明”的节日之风吹得更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