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晓雨
2月7日是春节过后的第4个工作日,记者走访发现,各社区诊所迎来就诊小高峰。昨日上午,记者在五星路某社区诊所看到,该诊所内坐满了正在输液的市民,旁边的病床上有不少老人、孩子正躺着输液,排队买药的市民也不少。
为啥刚刚上班没多久就有这么多的市民来看病?社区医生刘浩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假期结束后的10 天左右,是病号最多的时候,多为“春节病”患者和上年纪的“老病号”。“本来春节期间就会有很多的市民得上‘春节病’,再加上最近的气温比较低,很多人的身体就吃不消了。”刘浩介绍,最近几天有差不多80位来看病的患者,有20位左右是得了“春节病”,上吐下泻、咽喉肿痛,还有很多受天气的影响感冒咳嗽、高热不退。
患者李女士因为咽喉肿痛前来就诊,“我的嗓子不舒服,一吞口水就非常痛,再加上我最近老咳嗽,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刘浩检查李女士的喉咙发现,她喉咙红肿,已经有点儿充血的现象。在得知李女士爱吃瓜子、辣椒和火锅后,刘浩告诉她是饮食不得当加上熬夜导致的,给她配药后叮嘱其不要熬夜,戒辛辣、凉的食物。
“大部分市民想着放假了就要好好放松,饮食和作息都很不规律,有的天天熬夜追剧、打游戏,有的走亲访友大吃大喝,结果假期一结束,就被感冒咳嗽、呼吸道疾病、胃病或者消化道疾病‘缠上’了。”针对这种情况,刘浩提醒,假期结束后思想和作息都要恢复正常,比如保持心情愉悦,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晚上睡觉前洗一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脚,有助于放松身体和消除疲劳;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不要过多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