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城东关外,有一处称为“刘大老坟”的墓地,坟墓的棺木原有铁链环锁着。现墓已毁平,但刘大老献袈裟的故事,仍在潢川民间广泛流传。
袈裟是寺庙和尚披在外面的法衣,它用许多方形布片缀成。相传清康熙年间,光州(潢川)有一任知州叫刘学礼,外号刘大老,他酷信佛教,久有到名山朝佛的愿望。浙江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刘大老打听到普陀寺里有十八罗汉(佛的上足弟子称罗汉),为了表示对佛虔诚,祈祷福寿,刘大老准备去普陀山朝佛时,献给十八罗汉各一件袈裟。
光州素有“小苏州”之称,手工业发达,不乏能工巧匠。刘大老定制的袈裟,在光州加工精制,法衣抖开,金光夺目。于是他把州里的政务略安排之后,当即把十八件袈裟打入行装,随带仆役,日夜兼程,赶到普陀山。
刘大老走进普陀佛寺大殿上,焚香礼毕,便命随从打开衣包,捧出袈裟,向佛祖两旁打坐的罗汉一一披献。每披献一件,口念弥陀,躬身下拜,眼看佛祖两旁的罗汉身上都披上了绚灿夺目的法衣,但意外的是佛祖两侧只有十七尊罗汉,还有一尊罗汉去哪里了?
为了寻找失踪的罗汉,刘大老携着最后一件袈裟,走遍了所有的殿宇。正寻找间,忽听鼾声大作。他随声寻去,只见一个小和尚在锅台旁睡熟了,任凭呼唤,酣睡不醒,刘大老急踢一脚,鼾声顿息,小和尚醒了。细看时,那里是小和尚,眼前分明是一尊罗汉。失踪的罗汉找到,刘大老慌忙将剩下的那件袈裟披献。离开佛寺,匆匆启程回光州。
刘大老从普陀山返光州的途中,在驿馆听传言圣上驾崩,又听传言康熙帝本罗汉转世。“圣上降生,罗汉熟睡。罗汉被踢醒,圣上驾崩”。心里不免惴惴不安。
回到光州后,刘大老得知康熙驾崩的日子,正是自己到普陀献袈裟的那天,于是更加忧惧。献袈裟的事,他虽没有声张,但消息已在光州城不胫而走。经过好事者辗转传述,竟有人告御状,说刘大老踢醒罗汉,促使康熙帝晏驾,罪同杀君。刘大老心病日益沉重,遂吞金自尽。
不久朝廷果然派钦差前来光州,查处知州刘学礼大逆之罪。但当钦差到时,刘大老早已安葬。钦差便将刘坟挖开,用铁链将棺环锁示众,才回京复命。后来不知何时,锁棺的铁链被砸,拴在坟地一棵古柏树上,恢复了墓葬。据说潢川南城小南海有碑文记其事,碑今毁失。(据潢川县史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