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前来接受红色教育
小院透着典雅古朴的气息
一进门的大石楠树
幽静的旧址小院
旧址内的标语

首席记者 周涛 文/图

在新县城关首府路89号,坐落着一个古朴又不失幽雅的院子,那是成立于1931年7月的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总局下设5个内设机构、26个税务分局和1个海关分局,年组织税收收入占根据地财政收入40%以上,是成立时间较早、组织体系较为健全,组织收入规模较大、财政保障作用明显,坚持斗争时间较长的革命根据地税务机关。

鄂豫皖税务总局旧址工程于2000年开始启动,由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国家税务局投资建设。2010年10月,旧址工程竣工,整体规模166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其中用于展示面积410平方米;2005年6月,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李德生为旧址题写了匾额;2009年9月,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为旧址陈列馆题写了馆名……翻开历史的篇章,站在旧址院内,红色税收难忘的沧桑岁月恍如昨日。

在这片土地上,有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陈世柱——为卡房乡的酒坊、木碳税收,一双“铁脚板”丈量遍新县“小西藏”的高山深谷;有五十年代的陈建勋——收税分毫不差,一副好算盘打得沙窝从镇到村大小商家心服口服,被誉为“铁算盘”;有七十年代的吴元文——考试能手,冲出县、市、省重重竞技“关口”,代表河南省国税局参加全国能手选拔,被国地税系统职工称为“豫南名珠”;还有近年来涌现的一大批张青、张斌、胡明楼等最美税务人。旧址珍贵的红色税务法治教育资源,和持续不断的普法教育宣传,让大别山红色税务法治精神代代相传。

如今的总局旧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至2015年间,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国税系统“廉政教育基地”、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税务系统五大“税收宣传教育基地”、大别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河南省“首批优秀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总局旧址逐渐成为新县红色旅游线路精品景点之一,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20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