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龙”在息县、淮滨一带,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而又广为流传的一种优秀的民间舞蹈,也是我省唯一的一个舞种。
“板凳龙”就是在一条家用长板凳上扎制一条龙,每条龙由三人玩。一般扎七条龙,即七色龙,每—条一种颜色,包括红、黄、蓝、白、黑、青、紫。另外,由一人或多人舞绣球者领着玩。玩的过程中配上欢快而激昂的锣鼓,整个舞蹈热烈壮观。每当喜庆丰收,欢度佳节,不论地边场院,街头广场,或者舞台,都可以玩。
百年前的清朝道光年间,息县城北关外的土地庙里,居住着一群被人们叫作“十八穷爷”的贫汉(即要饭花子)。这年风调雨顺,时至灯节来临,全城次街小巷,披红挂绿,张灯结彩,玩龙舞凤,热闹非凡。这群苦于生计的穷爷们,为寻其乐,求得半顿温饱,祈祷来年丰收就讨来板凳一条,两方各系牛嘴笼子和破芭蕉扇,两人一前一后举着凳腿,脸上抹着花脸,嘴里哼着小曲,挨门串户,作为乞讨工具玩了起来。人们看后,无不捧腹大笑,都感别具情趣。但在当时,这只是一个“不像狮子不像驴,有点像牛还没皮”的四不像。
后来,经一个当时在旧衙门奉事,外号叫徐大头的文人提议,经艺人们进行革新,将凳子两方扎成了龙头和龙尾,再用竹条捆扎,经裱糊彩绘,制成龙身,由四个人各举板凳的一条腿玩了起来,就这样成了“板凳龙”。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艺人们在不断演出中技艺的提高和发挥,成为现在由三个人玩的“板凳龙”。即:一条板凳三条腿(龙头两条龙尾一条),二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同时总结出,头要稳,尾要活,脚要轻,紧密配合步子匀的要领。在舞的技艺上,进一步摹拟出龙的翻、滚、跳、跃,再配上舞绣球和欢快的锣鼓,成了今天人们喜爱的“板凳龙”。
“板凳龙”在息县流传上百年,先后经过四代艺人的不断创造革新而到今天。这是他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一大贡献,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成,是吉祥和欢乐的象征。“板凳龙”的第一代艺人(也就是发明创造者)应该是那一群没有留下姓名的“十八穷爷”们,他们虽然被贫困和饥饿吞没了,但他们的聪明和才智将永远受到人们的敬慕。“板凳龙”的第二代艺人是徐永鲜(外号徐大头,)和尹干洲等,他们是“板凳龙”的继承和发展者。第三代艺人是吴家超、丁乐宝、李德厚、彭增信、张连杰、余西全等,他们为“板凳龙”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第四代艺人就是近年来培养成长的年轻一代,他们是余小全、李辉、张树斌等近百人。
1957年由艺人吴家超、李德厚、丁乐宝等进一步作了加工和提高,增加了绣球,并在原有基础上设计出了“二龙出水”“二龙戏珠”“二龙纹尾”“二龙滚身”等舞蹈组合。1986年被河南省评为中国文化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一等奖,并将该舞收入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南省卷》。1992年是“板凳龙”发展的鼎盛时期。201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栏目演出向全国展播。2015年,被列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 (龙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