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市教育局“两区教师到贫困县区支教”的号召,去年,我到罗山县青山镇岳山村小学支教。一个学年的支教工作很快就结束了,但一年里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到罗山的第一天,我才知道:岳山小学地处偏僻,教师短缺。在校学生分为五个年级,外加一个学前班,而在校教师加上校长只有6个人,每名教师都是身兼数职。校长见了我们面就说:“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你们盼来了。”听了校长的话,我忽然感觉心头沉甸甸的,才知道肩上的担子不轻。

课程表发下来后,我数了数,每周17节课:一年级的《语文》,三年级的《体育》,四年级的《美术》,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让我倒抽一口凉气,心里直犯嘀咕:这校长真拿我们不当外人啊!后来我偷偷地看了一下,校长的课程表上每周18节课,教务主任也是每周18节课,还带一年级的班主任。

开始上课了,要从一名高中教师向一名小学教师转型,我忽然感觉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未来一年的时间,怎么样才能上好课,带好学生呢?我陷入了沉思。

在中小学阶段,语文课是主科,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我决定先在一年级打开缺口。班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后无人监管照料,基本上处于放羊状态。我决定先和孩子们交上朋友。课堂上,我加大力度和学生互动,提问、朗诵、默写,我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给他们不同的任务,让他们都有被老师认同的感觉。每次下课之后,我不是立即回办公室,而是坐在教室里跟学生们聊天、说笑话,有时候甚至跟他们一起做游戏。学生们感觉到我这个老师挺随和的,慢慢的就愿意跟我多说话了,无形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快,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之前我提问的时候,学生们大多把头埋到桌子下面,生怕被老师提问到。后来我一提问题,学生们都很积极,把手举得老高老高的,嘴里面还念叨着“老师,我,我,我”,就连班里性格最为内向的两名学生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想着孩子们回家后没人辅导做作业,我决定把作业都留在课堂上解决。每天的辅导课上,我让学生们做作业,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随时提问,当场解决,把当天学习的内容就地消化掉。这样,学生们放学之后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再也不用为不会做作业烦恼了。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都小,自我约束力差,根本管不住自己。过了几周,有的学生老毛病又犯了,开始不交作业,上课不遵守纪律。有一次,有个学生在课堂上下位乱窜捣乱,我气得用教鞭敲了他几下,把他敲哭了。校长知道后,告诉我不能体罚学生。后来,我找到了那名同学,主动向他道歉,说老师不应该打他。谁知道那名同学却低着头说,是他不对,没有遵守纪律,他应该向我道歉。(杨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