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银杏树下合影留念 首席记者 周 涛 摄 |
记者在采访村民 首席记者 周 涛 摄 |
记者在何氏祠参观 首席记者 周 涛 摄 |
《信阳晚报》特别报道采访小组
本报11月7日罗山何家冲专电
11月7日,记者节的前一天,立冬,天气阴沉,寒风中还飘着雨。当日下午,本报记者一行冒雨来到了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重温那段铭刻在岁月里的峥嵘记忆,以这种特别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节日——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
何氏祠 记录烽火岁月
冒着蒙蒙细雨,7日下午,本报记者一行来到了何家冲。刚进村,就看到了何家冲的地标性建筑物——红星门,上方书有“革命老区 红军摇篮 长征出发地”字样。在红星门不远处有一座古朴而又庄严的建筑静静地矗立着。那就是本报记者接受革命教育的第一站——何氏祠。
何氏祠是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建于明代,原为何姓祠堂。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前,军部机关设在这里。跨过门槛,走进祠堂,一幅群雕出现在眼前,栩栩如生的雕像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红二十五军是一支战无不胜之师,它的荣誉,犹如星河一样璀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讲解员郭琦说,“它是长征队伍中最年轻的红军队伍,也是各支长征队伍中先期到达陕北的队伍。”
听着郭琦绘声绘色的讲解,一段烽火岁月在大家脑海中展开,呐喊声仿佛在耳畔回响。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共有16间房屋,每间屋子都记录着红二十五军在长征期间不同时间段发生的故事。在会议室,有一张长桌,7个人分别在桌子两边就坐,一个人站在长桌前激昂陈词,这还原了红二十五军开会时的场景,不少精妙的战略转移都是在这里商议的。大家深情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内心充满敬意。
银杏树 见证史诗开端
出了何氏祠,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大家向着见证了红二十五军出发的老银杏树出发。途中路过一个亭子,亭子中放着一个碾。“我们管这叫‘红军碾’。”郭琦说,“红二十五军虽然在何家冲只待了短短两日,但是跟当地老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红二十五军出发之前,老百姓就是用这个碾,碾米给红军吃。”
离开红军碾,再走几百米,就到了一棵大银杏树下。虽然已是11月份,银杏树叶都已变黄,但是茂密的树枝以及高耸的树干还是让人为之惊叹。“这是一棵具有880年树龄的银杏树,当年红二十五军就是在这棵树下誓师出发的。”
在银杏树的树身上,有一道深深的痕迹,郭琦告诉记者,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奉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命令,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带领下,由何家冲出发。红二十五军在银杏树下集结,当时天降大雨,突然,一道惊雷直劈向银杏树,树身被烧得焦黑,并留下了很大的裂痕。当时,村里人都以为这株银杏树活不成了,可没想到,第二年在红二十五军长征接近胜利时,它又奇迹般地复活了。
“现在这株银杏树成了村里的宝贝。”郭琦说,村民们特别喜欢搬着椅子坐在树下聊天,而且银杏树每年都会结很多果实,掉落的银杏果村民舍不得扔,都拿回家炒着吃或者煮粥吃。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壮丽的史诗,这条用脚板和意志丈量出来的长征路,每一步都走得荡气回肠,而这株银杏树见证了这段史诗的开端,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当年红二十五军无畏无惧的精神。
后辈人 永远铭记历史
在整个接受革命教育之旅中,一路陪同大家的郭琦给本报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20岁的她不仅对红二十五军在长征期间的历史如数家珍,对于流传在村子里的一些关于红军的故事也能娓娓道来。
“我就是罗山县铁铺镇人,因为很喜欢历史,所以毕业之后就回到了家乡工作。”郭琦告诉记者,因为了解长征,所以心中充满敬畏。在工作之余,她会到村子里找对当年红二十五军还有印象的老前辈,从他们那里听听关于长征的故事。
“王传伟是何家冲村的老支书,虽然今年已经89岁了,但是思维清晰,很多关于红二十五军的故事,我们都是从他那里听到的。”银杏树不远处的一座灰砖白墙的房屋就是王传伟老人的家,在郭琦的指引下,记者准备采访这位老人,但是很不巧,大门上的一把锁挡住了记者的去路。
“他应该是到其他村民那里聊天去了。”郭琦面带微笑地说,老人眼不花、耳不聋,还能下地干活,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给后辈人讲述当年红军的故事,“他常说没有红军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他希望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要永远记着那段峥嵘岁月,更要继承红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
下午5时许,天色渐渐暗沉,大家也即将离开何家冲。临行前,看着红军井、红军碾、银杏树等跟红二十五军有关的东西,依依不舍中,大家内心的敬意更浓了。“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记者节前夕能够来到何家冲接受革命教育,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本报首席记者李亚云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承并发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挖掘好的新闻素材,为广大读者奉上更好的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