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双11”即将到来,各大电商平台和微信朋友圈里的代购已经开始预售等各种促销活动,不少“剁手族”也跃跃欲试,早已将想买的商品放进购物车。
代购商家们也不甘示弱,通过微信平台展开刷屏促销大战。昨日,业内人士揭秘,微信朋友圈代购商品鱼龙混杂,一些国产货邮寄到国外街边小店,贴标后冒充进口商品,再转回国内销售。
代购老板生意经 代购做“朋友生意” 良心卖家才能活得久
刘洋(化名)在沈阳做海外代购生意已有5年时间,主要借助微信朋友圈推销化妆品、服装、鞋品、箱包、食品等海外商品。随着“双11”的临近,刘洋准备奔赴国外采购一批免税商品,在朋友圈里搞一次大促活动,并进行采购直播,提升人气。
5年前的一天,刘洋和妻子加入到一个海淘聊天群,时常会通过朋友购买一些海外商品。“几次接触后,我感觉到做海外代购这一行挺赚钱,我和妻子决定尝试一下。”刘洋说,由于当时白天要上班,所以只能利用工作闲暇时候,通过亲朋好友帮助聚拢人气。
“海外代购做的基本是‘朋友生意’,朋友圈里没有人气,东西再好都没有人关注。”刘洋说,他从事海外代购的前两个月,有时一周只卖出一两单,还不少人认为代购的是假货。
经过半年的打拼,刘洋的朋友圈好友阵营不断壮大,他的海外代购生意终于见到了收益,如今刘洋平均每个月靠经营海外代购能赚一两万元,还发展了四五个代理。
刘洋坦言,代购生意虽收入可观,但背后却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汗水、挫败和心酸,甚至是对良知的考验。在刘洋看来,想海外代购生意做得长久,必须保证一手货源,商品必须为正品,购物凭证要真实,做良心卖家才能留住客源。
当然也有闹心的时候,刘洋介绍,在出国采购商品时,时常会遇到化妆品包装破损、快递时间超预期等经营风险。另外,回答客户询价时,也要不厌其烦。“多数客户只是随便问问价,然后就没有消息了。”刘洋说,还有一些客户,事前问好了价格,也决定购买,可等他到了国外商店后,客户突然反悔不买了,甚至删了微信。
除了要面对个别客户的刁难,刘洋说,近年来国内电商纷纷涉水“海外购”,让他这样的个人商家“压力山大”。
业内揭秘
假货出国转一圈 变“海外直邮正品”
昨日,记者通过qq和微信随机采访了50名沈阳本地网友,其中43名受访网友表示,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过海外代购商品推销信息,不过仅有6名网友表示,通过微信好友购买过海外代购商品。
多数受访网友表示,从价格上看,朋友圈推销的部分商品与专柜比较确实便宜,但由于对私人采购的渠道不甚了解,担心商品存在问题,为避免买到问题货引发纠纷,伤了朋友间感情,不敢轻易选购。
事实上,海外代购商品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商品鱼龙混杂,购物风险不容忽视。
近日,网红名人凤姐在朋友圈里对代购族“开炮”,一篇《为什么我不做代购》的文章引来不少网友围观。凤姐在文中表示,“许多国外产品都是中国代工的。”
事实上,在海外代购圈内,国产仿货冒充进口代购商品销售的情况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
市民张女士介绍,去年“双11”期间,她到国外从正规渠道给朋友们代购面膜,店方报价一次批发50盒为200元/盒,发货需要等上一个星期。但她朋友称朋友圈里有代购商销售同款面膜标称“直邮正品”,买20盒以上即可享受50元/盒的批发价,货量充足,需要多少有多少,而且随时可以发货。
刘洋称,根据业界掌握的情况,有人将国产仿货包裹带到国外小店,重新分包装贴牌后,加上代购商品的小票,再寄给中国买家。这些仿品比正规免税店里的商品便宜,转了一圈后,变成代购正品,而且还是“海外直邮”。
多名做过海外代购生意的业内人士透露,冒牌代购品以化妆品居多,涉及面膜和马油等,由于成本低廉,抢走了大量的客源,个别代购商从中可以赚取高额的利润。
维权难点 私人代购多不具备相关执照 售后难保障
化妆品、服装、鞋品、名包……微信朋友圈里有关海外代购的“业务”越来越广泛,但其中的消费风险不容忽视。
针对海外代购等推销行为入侵朋友圈的情况,中消协曾发出消费提示称,不要轻信朋友圈的超低价销售和代购,不要过分依赖朋友圈内晒单。
消协部门表示,微信朋友圈交易存在三方面消费风险:出售方身份不明,有纠纷时往往无法核实交易方的真实资料;买卖双方之间没有“第三方交易平台”,因此没有第三方为买卖行为进行中间的协调、监督;由于出售方不是规范销售者,对于交易产品的售后服务没有保障。
另外,根据消协部门掌握的情况,朋友圈海外代购等推销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熟人或间接熟人关系交易。由于销售或代购采取私下交易,且无法提供相应票据,一旦发生消费争议,合法权益难以保护。
据分析,微信朋友圈与网店不同,它的经营者大部分为个人经营,且不具备经营的相关执照和证件,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经营者,微信朋友圈也不是“第三方交易平台”(所谓第三方平台,指的应当是搭建一个购物平台,专门用于交易),因此在微信朋友圈购物很难依据消法来维权。
消费提示 “朋友圈”里买代购品 牢记“五注意”
消协部门提醒,在微信朋友圈购买代购商品时,避免发生消费纠纷应牢记“五注意”。
注意一:要了解清楚卖家的真实身份信息,同时要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大件物品最好签订书面的买卖协议。
注意二:消费者要保留银行、支付宝等汇款、支付凭据,一般接受汇款的账户同卖方身份要相符。
注意三:尽量要求卖家从国外直接邮寄到你的手上并附购物小票,不要从买家处中转,目的一,确保该物品的确从国外购买;目的二,防止调包。
注意四:有些商品看上去很便宜,但一定要问清楚是不是最终价,有些卖家以低价吸引你购买商品,之后告诉你,运费30元、关税50元、代购费50元,算下来,可能比专柜的价格还是高。
注意五:如果货运途中丢失,请及时联系快递公司。无论是什么物品丢失,都会按照申报价值和邮件保险进行赔偿。(据《华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