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

万营村,穷!

万营村小学,没学生!

去年开学的时候,仅仅6个孩子报名,老校长李士学去乡中心学校领新课本的时候都感觉臊得慌!

今年开学,他骑电瓶车载了满满一趟新书,刚回学校,就被邻村的凡文芳拦住:“俺也想让两个孙子到万营上学,成不?”李士学算算课本数,估计还得再跑一趟中心学校,不过这回,他跑得高兴!

昔日人嫌弃,今朝香饽饽,村小有了大变化。

潢川县谈店乡万营村是省级贫困村,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03户,共337人。过去因村小师资缺乏,教学质量不高,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到县城、乡镇中心小学就读,租房、专人接送,费力费钱,许多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有贫困户适龄儿童无法正常就学。如何改变贫困村教育面临的困境,成了摆在扶贫工作前的一道难题。

8月30日,村小的多媒体教室里,援教志愿者党梦飞正在指导孩子完成暑假作业,她来援教已经整整半年。

去年9月潢川县启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省派第一书记信阳师范学院的李向阳派驻万营村,经过充分调研,他提出了“爱心接力、智力扶贫”计划。即信阳师范学院在万营小学建立实习基地,长期选派支教和实习的学生来做援教志愿者。每批志愿者有文科生、理科生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生一批批到来,课程开全了,孩子们视野开阔了,教育质量提高了,很多外出上学的孩子也一个个返回村里了,截至今年6月份,村小学生增长至65人。

贫困户李士界这学期也把女儿李思琪从城里转回到了村小。他算了笔账,在城里租房费用每年3000元,每月生活费一两千,自己一天不出门干活,家里就揭不开锅,生活分外艰难。孩子转回村,每年至少节省1万多元费用。家门口就是香菇种植基地,村里统一将贫困户纳入到合作社,参与产业的发展,年底有固定分红,加上贫困户可以优先在基地务工,年收入可超过两万。

同村的牛文舟也在琢磨着是否把孙子和孙女从县城转回来,上学离家近、课程开得全、教学质量高、午餐在校免接送……老牛背着手到学校转一圈,找驻村第一书记聊了会,转回去就和家人商量开了。

“村里发展香菇和栝楼种植两项产业,可以保证贫困户有脱贫途径;学校建食堂,硬化校舍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解除贫困群众孩子上学的后顾之忧。智力扶贫和产业扶贫两驾马车互为援引,到年底你再来万营看看新变化!”李向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