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而理性,是周国平谈话时给人的感觉,朴实而正能量,这是周国平文字里传达的力量。注重丰富内在精神世界的他,也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将人生当作谜、执拗的读书观、淳朴的哲思者……这是周国平。

近日,周国平新作《人生之谜令我入迷——周国平哲言录》出版,作为哲学专业的学者、作家,或许正是这种冷静却亲切的文字力量,周国平被很多读者称为“平民哲学家”,因为他让更多大众接触到“高不可攀”的哲学领域。

谈写作 我只不过是一个猜谜者

与读者是共鸣的关系“我其实和大家是一种朋友的关系,一种共鸣的关系,不是教师的关系,如果我是抱着教师的想法去写东西的话,一定是会写得让人感觉比较‘膈’。”自己的书能对大家有所指导,确实是周国平所希望的,但他却表示自己并不会以师者之姿写作,或许正如他的新书题目所言,他只不过是一个猜谜者。之所以定下这样一个书名,周国平表示,人生总会感觉迷茫,因为迷茫才充满人生之谜,“去寻找这个谜底,在这个猜谜的过程中,我发现很有趣,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本身其实是挺愉快的,和你之前没有想这些问题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谈读书 开卷也可能是有害的

新书中,周国平提到其读书观——非最好的书不读,对于这个“最好”,他表示,在这个碎片化信息阅读大行其道的时代,一个人面对这些海量的信息时,首先得明白你要的是什么,你要有鉴别的能力,鉴别哪些是对你有用的。怎么样能有这种鉴别的能力呢?首先你需要打好底子,你一定要有大量的时间用来认真读书,读那些经典。经典读多了,你就有自己的分辨能力,那些没有多少内涵的东西你根本是看不下去的。

但“非最好的书不读”似乎与我们自古推崇的“开卷有益”读书观是冲突的,周国平直言:“开卷未必有益,也可能是有害的,所以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读书要真正有收获,一定要懂得排除那些比较平庸的书,市面上的书太多了,而我们用来读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谈哲学 就像珍珠的形成原理

作为著名的哲学研究者,周国平的散文总富有浓厚的思辩气息,但却不乏感性的力量,让人们深受感染。要将丰富的个人情感和体验转化为哲学思考,周国平有自己的一套:“所谓的哲学的思考并不是一种抽象概念的思考,这些思考一定是有个人的体验作为基础、作为核心的。你体验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或者说你有了困惑之后,然后你去面对它,想办法解决它。像这样一种东西,我觉得是哲学思考的一个核心的东西。”

周国平拿蚌与蚌中间的珍珠作比喻,有一个沙子进去了,它受到创伤了,它感到痛了,然后它开始运作起来。这就相当于感受对于哲学思考的关系,“所以说哲学绝不仅仅是一种概念的思考,一定是一个感受的基础上,亲身体验的一种结果。”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