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县地处河南省南部,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自古以为,一直是豫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带,素有“歌舞之乡”“中原小苏州”之美称。
火淋子是潢川传统的民间舞蹈。它属花鼓灯系列的群舞形式。火淋子的民间传说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曰隋末,一曰唐代。在宋代,宫廷有队舞,民间有舞队,我们从火淋子的角色、行当上与宫廷舞做比较,可能源于民间舞队兴起的宋代。
火淋子一般有两种表演方式:由十人表演的群舞,四男四女,二老汉领舞。或九人表演,四男四女,一老汉领舞。领舞时以其中一老汉为主,称为“大老杆儿”也称“头淋子”;另一老汉则称为“二老杆儿”,也称“二淋子”。四男四女,也称“四梳四挎”;男叫“花鼓腿子”,女叫“花鼓娘子”。老杆儿一手持火淋子,一手持破蒲扇。火淋子的演出形式主要是跑场子、摆画面、变队形,另一部分就是对唱,载歌载舞,很是热闹。音乐是《腊花调》,也叫《抢八句子》。
火淋子的道具,老杆儿的火淋子,花鼓腿子的“响子”的制作颇具地方特色;它的腊花妆束,在民间舞中影响很大,成为本地男扮女妆的典范;它的音乐《腊花调》也叫《抢八句子》是专用灯歌。音乐流畅、朗朗上口;它的典型动作“双望月”也是别的舞蹈所没有的。这一民间舞的艺术风格、艺人们总结为八个字“傲头旦角,低头丑角”。它的表演特点是有群有双,有说有唱,有情有趣,滑稽大方。闹而不乱,俏而不荡。火淋子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
1958年,县搬运公司职工齐金声,根据火淋子改编成舞台舞蹈《丰收乐》;1960年5月作为河南省代表节目赴北京参加全国职工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全体演员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84年4月,省电视台将《丰收乐》录制成电视片。(据信阳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