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杰

说起包拯,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个眉间印月、身材魁梧的黑脸大汉。他机智无双,巧破狸猫换太子;他不畏权贵,怒铡负心驸马陈世美……在人们的心中他就是中国古代清官的象征。很多人对包拯的了解都和河南开封有关,其实合肥才是包拯的出生地和归葬地,在那里关于他的故事还有很多。不久前记者受邀赴包公故里安徽合肥,参加“中国晚报文化记者聚焦包拯及清廉文化·庐剧中的包公形象”系列宣传活动,聚焦包拯及清廉文化,了解当地对包拯景点保护建设,在文艺创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在全社会彰扬清廉这一永恒的美德,为反腐倡廉增添正能量。

历史上包公并不是黑脸

包拯,字希仁,北宋政治家,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典范,世称包公,又称包青天,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

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包拯出生在庐州合肥的包村(今属安徽省合肥市),其一生经历真宗、仁宗两朝,29岁进士及第后,先后任天长县知县、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庐州知府、代理开封知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等职。死后谥“孝肃公”,“包公”即因此得名。

包拯清廉正直,抑强扶弱,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忧国忧民,所到处皇亲国戚为之敛手,贪官污吏、奸邪小人无处容身,执法不阿而闻名于世,“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清誉闻名天下,有口皆碑。千百年来深受百姓景仰和爱戴,生平事迹广为传颂,历经不同时代的升华和艺术加工,成为清廉和正义的象征。

在包拯故里合肥,存在着包拯出生地小包村、包拯少年读书地包公祠、包拯归葬地包公墓等国内独有的遗迹,有着与包拯有关的丰富文物,它们确凿地揭示了包公在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以及叶落归根的历史。

合肥市李鸿章故居陈列馆馆长、合肥市清风阁《包公廉政展》专家组成员吴胜介绍,历史上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是白面净脸,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大黑脸,额头上更没有月牙痕。包拯黑脸是元明以来戏剧化妆师设计的一项杰作,象征着包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精神,只是一个文学艺术形象,与包拯真实面貌无关。

包拯,字希仁,北宋政治家,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典范,世称包公,又称包青天,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

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包拯出生在庐州合肥的包村(今属安徽省合肥市),其一生经历真宗、仁宗两朝,29岁进士及第后,先后任天长县知县、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庐州知府、代理开封知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等职。死后谥“孝肃公”,“包公”即因此得名。

包拯清廉正直,抑强扶弱,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忧国忧民,所到处皇亲国戚为之敛手,贪官污吏、奸邪小人无处容身,执法不阿而闻名于世,“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清誉闻名天下,有口皆碑。千百年来深受百姓景仰和爱戴,生平事迹广为传颂,历经不同时代的升华和艺术加工,成为清廉和正义的象征。

在包拯故里合肥,存在着包拯出生地小包村、包拯少年读书地包公祠、包拯归葬地包公墓等国内独有的遗迹,有着与包拯有关的丰富文物,它们确凿地揭示了包公在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以及叶落归根的历史。

合肥市李鸿章故居陈列馆馆长、合肥市清风阁《包公廉政展》专家组成员吴胜介绍,历史上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是白面净脸,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大黑脸,额头上更没有月牙痕。包拯黑脸是元明以来戏剧化妆师设计的一项杰作,象征着包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精神,只是一个文学艺术形象,与包拯真实面貌无关。

包公出身官宦之家,26年仕宦生涯中迁官25次

包拯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包令仪曾任知惠安县、虞部员外郎,当过陪都南京留守,与后来的名相文彦博之父文洎交厚,后致仕回乡,居住在合肥城内。

包拯自幼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教育,展现出很高的天分,包拯少年老成稳重,在学识上见解深刻,思想敏锐,条理清晰,待人处事认真,一丝不苛,字也写得很好,笔法端劲。

仁宗天圣五年(1027),29岁的包拯参加进士考试,考取甲科一等,名列前三十名,被授予大理评事,知建昌县(今属江西南城)。建昌是个大县,很多人羡慕此位,但包拯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自己是家中独子,于是申请离家较近的官职。朝廷安排了监和州税的官职,但包拯不愿离开故乡,双亲相继去世后,包拯“居丧毁瘠甚,庐墓终制”,守制期满仍然盘桓故乡不忍离去,直到景祐四年(1037),包拯终于在亲友劝说下踏上仕宦之路时,已经39岁了。

嘉祐六年(1061),包拯出任主管军政的枢密副使,位列执政。第二年卒于任上,次年,其女婿文效扶灵柩归葬故里。死后谥号“孝肃”。

吴胜说,相比较历史上的名臣,虽然仕宦生涯只有短短26年,包拯担任的官、差遣和职务十分繁多,26年中迁官25次,平均每年担任一个官职,逐渐进入了权力中枢,担任三司使、枢密副使等重要职务。纵观包拯履任路径,主要担任四类实职官:地方行政官与京师官,台谏官,监司官和三司官,临去世前一年多担任了位列执政的枢密副使,在吏治、法治、理财、台谏、国防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获得了仁宗一朝上至皇帝、文武百官,下至百姓的信任和称颂,其生平事迹涵盖了各个方面,堪称千百年清官的楷模。

包公戏长演不衰,包公形象历久弥新

庐剧原名倒七戏,清代同治年间就很盛行。与黄梅戏、泗州戏号称安徽地方戏的三大主要剧种。近二百年里庐剧一直在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一带流行,世代绵延。

据合肥市文联主席、国家一级编剧完颜海瑞介绍,合肥是包公故乡,包拯又曾在庐州当过知府,后来在天长、池州、扬州、陈州、开封府都做过官,这些地方离合肥都不算远,因此庐剧中的包公戏相对说就更多些。庐剧剧目中的《干旱记》《陈州放粮》《包公审驴》《秦香莲》《真假包公》《狸猫换太子》以及新编、移植剧目《包公劝嫂》《铡包勉》《抬大鼓》《廉泉试官》等剧中所塑造的包公形象表现了包拯的为人为官优秀品格。据庐剧艺术家们介绍,庐剧演出包公戏,演到一处,轰动一处,反响很大。

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矛盾文学奖评委许辉介绍,包公戏是清官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公戏产生较早,在宋元时期的南戏中已经出现,但包公戏的真正繁荣成熟,则依于元杂剧。元代初期,戏曲艺术渐趋成熟,民间流传的大量包公故事被引入杂剧,元代包公戏数量之多,题材之广,影响之大,成为引人注目的文艺现象。据统计,元杂剧存目约530多种,今存本162种,现存公案剧19种,其中包公戏就占了13种。明朝包公戏中的包公,权力被扩大,能力被扩展,甚至可以掌管阴阳善恶,这表现出人们对社会公正要求的进一步增加。

清朝初中期的包公戏主要集中在清传奇中,后期则主要集中于京剧中。经过数个朝代的演化,包公愈益刚正不阿,敢于直指权贵;也愈益被神化,变得无所不能。

许辉说,在众多的文艺作品中,包公都是不畏权贵、依法办案、公平正义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中包公不畏权贵、公平正直、为官清廉、关注底层、智慧机智、孝亲敬业等优良品质依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