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群众一提起于家务中学这七年取得的成绩,没有一个人不点头称道。学生家长们认可的,不仅仅是孩子们中考成绩的连年攀升,于家务中学从“中考严重失利,师生大量流失”的薄弱校,成为了连续三年获区教委表彰的“毕业班工作优秀校”,更是因为在这所中学里,教师爱生乐教,学生仁孝善学。传统文化在这里继承发扬,圣贤思想在这里得到实践,而这一切,都源于校长孟繁信多年的辛苦付出,他扎根农村教育40载,无怨无悔,他不仅用独特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无数学子的命运,还用传统文化慢慢熏染着身边的每一位老师。

孟繁信说:“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充满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大智慧。身为中华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传承。”在征求听取师生的建议后,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孟繁信用七年时间打造出“一场(孔子文化广场)、两廊(孝道长廊和民族团结廊)、三亭(行健亭、明德亭、势坤亭)、十厅(仁、义、礼、智、信、善、节、勤、正、和十个儒学展厅)”校园文化体系,让学生能够时时闻圣训,处处见箴言。

在孟繁信的倡议下,于家务中学还创编了《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做人教育》教育教材,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崇德悟道做人”校本课程,举办了每年一届的“传美德、诵经典、润心灵”校园艺术节;在学校的语文课上,他引导师生读、诵、讲《论语》,在音乐课上。他倡导师生学习民族乐器、学唱《孝亲敬老歌》……在于家务中学,学生们在日日浸染中,更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民族精神更映刻于心。

40年来,孟繁信在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中,耕耘着,付出着,收获着……2015年11月,孟繁信荣登“中国好人榜”。(据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