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李亚云

大别泱泱,长淮汤汤,豫风楚韵,碧水茶乡。信阳,以浓郁厚重的革命气息和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造就了令人追忆遐思的“革命红城” 和由衷赞美的“生态绿城”。若色彩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外衣,那么这相互辉映的一红一绿,就是信阳外衣上最夺目的颜色。

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期间,信阳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000多万人次,年均增长19.7%,是“十一五”期间的2.1倍。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亿元,年均增长21.1%,是“十一五”期间的5倍,旅游收入占到全市GDP近4%。

“信阳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既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又有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说,一“红”一“绿”两张品牌如坚挺的“双翼”,带领信阳走过“十二五”,飞向“十三五”,朝着“打造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打造“中国山水休闲度假目的地”等目标加速前进。

革命红城辉映全国

信阳之美,美在红色遍地。革命战争年代,信阳军民用热血和生命筑起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丰碑。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规模仅次于中央苏区的中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砥柱中原的战略重地;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走向全国胜利的转折地;红色信阳,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红四方面军和新四军第五师等多支雄师劲旅;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尤太忠、万海峰等近百位开国将领。

“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目前,信阳的红色旅游已被党中央、国务院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中,如千里跃进之旅、将军故乡之旅、红军长征之旅、江淮抗战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已叫响品牌,走向全国。信阳现有革命纪念地和革命历史遗址达479处,批准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178处。

近年来,信阳坚持把红色旅游当作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来抓,成功打造了“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四大红色旅游品牌,构建了“一轴三带四路八区”“70个景点”的战略布局。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众多老区贫困县区脱了贫、致了富。

生态绿城醉美八方

信阳之美,美在绿色浓郁。无论是碧波荡漾的南湾湖,还是层峦叠嶂的鸡公山,抑或苍翠欲滴的黄柏山,都是一张张闪光的信阳名片。在这座山水相间的城市,山环水,水绕山,处处美景如画,青山绿水使信阳灵气倍增。有人说,在这个“四面霾伏”的时代,能在信阳这座小城,看到蓝天白云和满天星斗,不失为小城人的骄傲。

在山清水秀,宜居宜游的信阳,山区和丘陵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3/4以上,森林覆盖率达36.11%,大别山在信阳境内绵延数百里,既有阳刚之气,又显灵秀之韵;中国四大河流之一的淮河横贯信阳全境,占千里淮河总长的三分之一,淮河水给予了信阳灵气。信阳拥有90亿立方米水资源,水环境质量稳居河南省前列。山美水美的信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鸡公山、豫南明珠南湾湖、千年古刹灵山寺、疗养胜地汤泉池、国家地质公园金刚台等旅游景点远近闻名。

美丽山水惹人醉,茶乡信阳茶更香。除了好山好水,更多游人走进信阳品味茶乡的独特韵味。“一湖碧水,百里茶廊,千峰竞秀,万倾茶海”,在信阳,登高望远,茶山连绵逶迤、茶垄翻腾细浪,各类名目的茶坊和“农家乐”点缀其间。一年四季,茶山之间,为茶而来的游客数不胜数。

为了擦亮“生态绿城”这张亮丽名片,信阳持续提升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国际山地休闲旅游度假区、茶文化体验区、大别山红色生态旅游区等旅游目的地。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个、国家4A级景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3A级景区15个,有6个红色旅游景区进入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名录,4个景区成为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单位。同时,以旅游标准化建设为引领,信阳市启动了鸡公山、灵山风景区联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南湾湖风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作。

好山好水好风光。红绿相映的大美信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远近游客。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晚报社长总编信阳行“走转改”采访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晚报老总共同点赞信阳。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依托浓郁厚重的红色革命气息和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信阳共接待游客约22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3%和16.1%。

“千年不老的名字,万年不变的美景。一段厚重的历史,一篇传奇的故事。豫风楚韵的魅力,含着绿茶清香的气息。山水连着古刹的灵光,养育出勤劳勇敢的人民……”一曲红遍大江南北的《信阳最美丽》道出了信阳之美,信阳之魅。信阳也正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羽化成碟,翩跹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