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湘

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带来怜悯,讨厌虫发作的时候带来反感和不喜欢。谚语说了上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它缺了下句:讨厌的人必有可学之处。

网上有人建立了个小组,名字叫“我讨厌XX”,小组的介绍者说:“把你讨厌的生物/事物说出来,我们一起唾弃他/她/它”,创建者幽默地补充一句:“为了扩大阴暗面,聚集怨气。”人们在上面抒发着对明星、电视台、杀毒软件、聚会、商场活动、冬季长跑、堵车、星座等的讨厌之情。这个小小的讨厌者联盟,成为发泄负面能量的窗口。

有个著名的禅宗公案是讲苏东坡和佛印禅师,苏东坡问佛印禅师看他像谁,佛印说看他像佛,苏东坡则讥笑道:“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佛印不语。苏东坡高兴地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你这次又输了,你看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你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讨厌是一种感性的说法,如果我们理性地看待,几乎最讨厌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人们的普遍应激反应是同情弱者、讨厌强者。强大者必有讨厌之处,最讨厌的对象往往是因为强大而“获罪”。美国哲人爱默生说:“所有的英雄最后都令人讨厌。”人们用讨厌的模式来取得某种平衡、平等,从而适应“强者生存”的达尔文生态环境。 

想想我们身处的娱乐环境,郭敬明、宋祖德、陈凯歌、杨二……总之,列出来会是新浪名人博客的一长串单子,会在“最讨厌的人评选”中都有点击量。摒弃世俗的眼光,心平气和地思考,他们真的一无是处?恰恰相反,他们的许多能力、努力、耐力倒真值得我们学习。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开启的是学习模式。可人们也会担心,“我终于变成我所讨厌的人”,这种风险也是存在的。因此,有人打趣道:“当你变成你所讨厌的人时,你就成功了。”讨厌是刹车,学习是踩油门,在经济提速的历史快车道,讨厌使人清醒;而在如今金融危机的滞速车道中,学习则使人进步。  

没有人可以取悦所有人,最讨厌的人也是相对的概念。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你最讨厌的人吃饭,而不是请你最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