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子戏”是广泛流行于潢川的民间地方戏曲剧种。因起唱句开头用“嗨!”或“哎嘛”作起腔,唱句间也用“嗨!”做虚词甩腔,当地群众称为“嗨子戏”。

“嗨子戏”的起源无准确记载。据老艺人讲说,光绪年间,潢川有杨福、牛道三两家衣箱业主,农忙务家,农闲组织艺人在一起排演,过年、过节、庙会活动时,带着艺人们演出。1929年,潢川城关富绅罗成武,聘集民间有名望的嗨子戏艺人付明礼、黄少杰等40多人成立了“西马道嗨子戏剧团”,这是第一个有组织,有名头的职业“嗨子戏”团体。后因战乱剧团分散入民间演出。散班团队时结时散,家族式的团队较为稳定。目前的贺家戏班和彭家戏班就是由原来从县城转入民间的两大家族班沿承至今。

潢川民间戏曲《嗨子戏》在潢川全境各乡镇广泛流传,蕴藏丰富。“嗨子戏”行当分生、旦、净、丑。她的唱腔音乐是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逐渐向板腔过渡的一种形式,“嗨子戏”在演唱中吸收了“东柳子”“西柳子”“四平调”“杂调”(一戏一曲)等,曲牌种类大体有:苦嗨子、喜嗨子、平嗨子等几种类型,多为板起板落,艺人称为“板打在嘴上”。调式为宫、徵、羽调式等。潢川嗨子戏的腔板有:慢数板、快数板、剁板、砍柴调、三清板、剁头鳖等。嗨子戏演出道具简单,常用的行头,是“五蟒四靠”。嗨子戏的伴奏是民间通用的中音大锣一面、小锣一个、镲子一副、堂鼓一个,指挥鼓(边鼓)一个、手打板一个,无管弦配音。

《嗨子戏》具有唱、帮、打三结合的特点。形式灵活、运用自如,唱腔中旋律有山歌悠扬嘹亮的风格,还有田歌中节奏鲜明、叙事性强、酣畅优美的特色。唱词的语言充分运用了民间语汇,朴实简炼、生动形象、朗朗上口、易懂易唱、老幼妇孺能听得字字明白、声声悦耳,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据信阳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