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中央,裸露的石头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的凿印
张氏焕公祠位于村口,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新县西河大湾古村落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近500多年历史,东西长400米,南北宽约100米,占地面积60亩,共有房屋150余间,现有住户88户380人。古村背靠狮子山,临河而建。一条清澈的小河沿岸古木蔽日,是豫南民居村落的典型代表。

人们都说西河古村落很美。新县以东,驱车21公里进山。粉色野樱桃树在林海茶山间跳跃。山势蜿蜒,风清爽起来。

原汁原味的民居民俗

西河村三面环山,苍劲的树木伸出所有的枝干,一把把抓住鸟叫、虫鸣、天上的云彩。初春,枫杨、银杏、麻栎树、板栗树……都在不动声色地绿。村头的山因形状酷似一头静卧的狮子,取名“狮子山”。

当地村民说,过去家家户户门前挂有铃铛,每年惊蛰前后,即使无风无雨,铃铛也会叮叮当当响几天,大家管这叫“狮子摇铃”。震慑于“狮子”的威力,每逢年庆,人们只舞狮,不舞龙,避免龙狮相争。

村落依河而建。穿过小桥,身后一片哗哗水流声,屋舍倒映其中。房子大都是古的,不是做旧,是真正的旧:青砖的颜色是斑驳、不匀称的,黛瓦也是。风吹旧门上的红漆得五十年,雨打掉土坯墙上的一块泥得一百年。

沿着青石路往前走,一颗巨大的枫杨惹人注意。树干已空,两个孩童躲在里面捉迷藏,树木却坚韧地活着。村民说,这棵树已有七百年了,村里的人都在树下乘过凉。

枫杨树旁是“张氏焕公祠”。这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建筑,圆门斗拱、朱漆大梁。门墙的青砖上,雕刻着“福禄寿”“穆桂英挂帅”“空城计”的故事,做工精致,人物眉目传神。祠堂有两层,二层正中央供奉着张姓始祖,周围放置着一些村民提前为自己准备的棺材。村里红白喜事,都要来告知祖先;遇到矛盾,也要请有声望的人到这里帮忙解决。这种宗亲关系,是数百年来维系整个村庄的纽带。

古老与现代的相逢

张氏祠堂中,乾隆二十一年族谱证明着这个村庄近500年的历史。元末明初,一支张姓族人从江西省饶州府瓦屑霸迁入西河大湾,后形成村落。最初的迁徙是为逃脱战乱,抑或躲避饥荒疾病,已无从考证。

村民喝泉水,吃茶油,尊师重教,渔樵耕读,道光和咸丰年间,出过张瀛、张潮这样正五品衔的官员。

历史的车轮不断转动。这里粮仓铁门上镌刻着红色星星,白墙上的“防火、霉变、防事故”昭示着新中国成立后大生产的激情年代,与河对面的古村落形成一种“时代的对话”。

城市飞速发展,人们将视角投向村庄。“美丽乡村”“古村落保护”的提出,“英雄梦·新县梦”的启动,使得这座早已废弃的粮仓被改造为粮油博物馆、西河餐厅和村民活动室。这是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的建筑专家与当地政府、村民共同建造的,以木材、棉布等原始素材作原料,带有鲜明的设计美感。

这个五百年历史的古村,终于和现代文明相逢。(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