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特色的民居 |
村里悠闲的老人 |
梨花掩映 |
远观丁李湾村 |
在很多人眼里,皖南西递、宏村等村落,宛若一位小巧玲珑的江南美女,她散发出来的水灵神秀让人迷醉。得益于明清时期的人口迁徙,这种风格独特的徽派村落,在皖、豫、鄂交界地带的新县八里畈镇丁李湾村成功演绎。在这里,你可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徽派水乡风采。
村容村貌
丁李湾村位于豫南山区的新县八里畈镇,丁李湾村始建于元末明初,以清代乾隆年间最盛,当时田地1万多担(一担相当于现在7亩),房屋600多间,有“李氏庄园”之称。至李维屏时期,庄园四周城墙环绕10多里,并有东西南北四道大门,内有800多人居住。2003年,丁李湾被确定为“河南民俗民居村”。
从村南头的大水塘北岸朝南望去,映入眼帘的5座大门楼一字排开,青砖、白墙,屋檐高耸挺立。这种建筑风格,与附近村落新建的不少现代民居有共通之处,但这里明显更加雅致,精细,更具视觉冲击力。
走在塘边,看着对岸的民居的倒影,看着大门楼正对着的小山,江南水乡那种雅致感觉油然而生。村前的这个水塘北岸呈弧形,东西两个尖角,包括再向北的小山,呈月牙形,圆心都向着民居方向。
建筑风格
丁李湾的建筑风格,代表了古老豫南建筑的格调,木质雕刻随处可见,在走道的横梁上、门梁上或窗格上,图案上有人物,也有花鸟虫草,虽然经历数百年,仍然栩栩如生,木雕取材精良,至今仍无凋朽之势。在各式门楼上,石雕砖雕也处处可见,不同的门楼雕刻也不同,有的描龙,有的是画凤,有的则是牡丹,寓意虽有不同,雕工皆很精巧。
村中的弄道不但窄,而且曲折,但两边依然留出了雨水槽、排水沟,加上路面均由石块、石板铺成,看上去小巧玲珑,但功能齐全。此外,不管是从临塘的大门楼抑或弄道里大门楼进去,里边都还有若干个小门楼,这在当地叫“一环套一环”,可防御外人侵扰。
丁李湾目前最深的宅院,有四五进深,而据76岁老居民邬嫦娥讲,这里早期的宅院,最多曾有13进深,但后来不是自然倒塌,就是被人破坏了,没有保存下来。
从“县令门楼”西侧的弄道进去,穿过两座门楼,可见几处保存相对较好的后宅,其各种造型的砖雕、木雕、石雕与两条屋檐、条石台阶、石礅基柱,天井格局的建筑手法,加上宅院与宅院间隔的马头墙,徽派风格十足。
这些宅院还有一个共有的独特设计,那就是在门楼门枕两侧、宅院屋檐下方,都有若干个内大外小的孔洞。按照李敦油等人的说法,这是为了在遭遇外人侵犯时,方便房主朝外多个方向发射火铳,“也可以朝外瞭望,观察敌情”。
这里所有的门楼、宅院,均是石头做成高地基,上砌大青砖,但从一些受损的地方看,内部均为土坯,这种节省材料又基本不影响质量的工艺,被当地人称为“包青”。至今很多“包青”墙体依然平整完好,连裂缝都很少见。
这是先人用糯米、窑灰、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做成的,可以跟砖融合成一体,非常坚固,非常耐腐蚀,也叫紫金灰,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水泥吧,现在很多人已经不会做了。
【小贴士】
1.自驾:①从浒湾下高速左拐,向沙窝方向行8公里左右,在一个桥头有指示路标可直达。②大广高速纵贯县境,有新县和新县北两个出入口。再通过浒湾大桥,沿新修的公路直行数里,在插有木制导引牌的道口左转进入乡道,直达丁李湾。
2.住宿:古村没有住处,需要回到新县县城或者周河乡住宿。
3.美食:萝卜牛肉煲、羊肉煲、蒿子膜、贴饺、紫米百合粥等各种美食。
(据新浪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