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杜洼
秦湾
杨湾
肖坳村

李代龙 杨绪伟

自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商城县汪桥镇以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为重点,广泛动员、集中力量、健全机制、强力实施,因地制宜搞建设,依据条件搞整治,破解难题搞创新,让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政府主导 突出群众主体 社会多方参与

汪桥镇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组织发动、部门协调、规划引领、财政引导等方式,主导形成了整体联动、资源整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参与机制和建设格局。

强调政府主导。该镇成立了书记和镇长担任组长,全体科级任副组长,各村、各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考核工作,实行镇、村、组三级联动检查考评机制,建立了每周一早会、一周一督查、半月一考评、一月一排名、一季一追责制度,对连续3次考评少于75分的村,村党支部书记就地免职。

突出群众主体。该镇结合“三严三实”和“大宣讲、大走访、大排解” 活动,通过固定与流动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舆论与走村入户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近年来,许多在外企业家和社会能人纷纷捐资助力家乡美丽乡村建设,有力助推了美丽乡村建设。

形成多方合力。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整体联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为此,该镇建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镇政府负责全镇的统筹协调,指导行政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并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对各村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规划设计并开展建设。行政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由其根据自己的实际负责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等相关工作。同时,理顺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对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进行量化细分。

多元资金投入。在资金投入上,该镇发挥财政投入引导作用,整合各类资金,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共建美丽乡村。一是政府以奖代补,镇每月每村拨付2000元工作经费;二是设置专项奖金,对在全县每月考评排名靠前的村分别予以1000元、2000元、3000元不等的奖励;三是整合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危房改造资金、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小流域治理专项资金等各项专项资金,集中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发挥资金合力;四是发动社会能人捐资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五是探索“村企共建”模式。

规划引领 项目推进 特色鲜明突出

坚持规划先行。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要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产业发展布局、注重完善设施配套,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该镇在编制美丽乡村规划时始终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规划理念,综合考虑农村山水肌理、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旅游开发等因素,结合全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做到“镇村一套图、整体一盘棋”。

注重突出特色。该镇按照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原则,要求各村根据各自特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将各村分类规划,逐渐形成了以群众自筹自建为特色的和谐乡村——肖坳村、以能人捐资为特色的秀美乡村——鲍楼村、以产业支撑为特色的美丽乡村——河铺村和以生态环保为特色的生态乡村——秦湾村等几个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呈现出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良好局面。

产业支撑 乡村经营 持续多元发展

特色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几年来,该镇坚持转变生产方式,在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上全面调整,着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的产业链条,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将农业与餐饮、休闲、旅游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结合,促进农民增收。如,裕昇合作社在河铺村汤大洼组流转荒山400余亩,发展及油茶种植、农事采摘体验、乡村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

着力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在确保粮食基本供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就业增收。如,秦湾村一凡农林有限公司流转荒山7500余亩,发展集园林苗木生产经营、苗木种植、农林观光、生态养殖、垂钓和餐饮为一体的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与群众致富。

此外,该镇还依托连续3年商城县美丽乡村建设“红旗乡镇”的坚实基础,以河铺村申报的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为示范点,以鲍楼、肖坳等6个重点村为拓展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