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乱扔垃圾、随意攀爬、乱刻乱画……近年来,各种不文明行为让“中国旅游”承压不少。旅游陋习不仅出现在国内各大景区,在国外也不时出现,比如卢浮宫前泡脚、埃及神庙刻字、国际航班上动武等。网友对各种不文明行为的“随手拍”爆料,则凸显出社会对不文明行为的深恶痛绝。

在每次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批评中,素养问题都要被拎出来晾晒一番。游客违反爱护环境、自觉排队、不大声喧哗等社会公德,确实与素养不无关系。为此,批评教育等柔性疗法和开罚单、设立旅游“黑名单”等刚性疗法都属必要,有助于让游客绷紧心中“文明”的弦。但需要进行反思、接受“再教育”的不止游客这一群体,舆论在斥责小部分游客“没素质”的同时,也应追问,相关管理方是否尽到了公共服务和监管的职责?

其实,舆论对于不文明行为的讨论已足够多,虽然不少是旧调,但仍值得重弹。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久营造。我们需要持续对不文明行为保持“痛感”,因为这一存在于社会共同体中的共同感正是推动我们不断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和动力之源。

“风物长宜放眼量”,文明升级是一个大的跨越,不论是文化的涵养、制度的建设,还是法治的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从个人道德自省到集体公德意识的养成,从内心的觉醒到习惯的形成,也需要时间。达成这一目标,除了扎实做好素质的“面子”和管理制度的“里子”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