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4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曹文轩展示他的参展作品。新华社记者 宋 建 摄
2016年4月4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右一)在奖项宣布后向曹文轩(右二)表示祝贺。 新华社记者 宋 建 摄
2008年5月7日,曹文轩在安徽省巢湖市为孩子们签名。 (据新华网)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继莫言、刘慈欣之后,又一位在世界文学之林闪亮的中国作家。

“儿童文学作品是给孩子心灵打底子的。”身为北京大学教授的曹文轩常对学生这样说。曹文轩有着怎样的创作风格和历程?他的获奖为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什么启示?

他有一颗美的种子在心里

“曹文轩的获奖,是中国儿童文学繁荣发展的见证,也有力地证明了,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精神、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能够被世界各国的孩子们所喜爱。”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对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表示祝贺。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这位带着童年水乡记忆的成长小说里,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他笔下的儿童形象丰富而各异,注重挖掘儿童世界的精神内涵,作品涉及现实、历史、幻想等多种题材,体现着作家几十年如一日在儿童文学领域的深度思考和各种实践。

“他是儿童文学作家中一直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作家,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是取自于童年生活的体验和他所熟悉的农村生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说。

“曹老师从小生长于乡村,这是一个从贫困的物质环境下成长却有着审美追求的少年想象出的美的世界。”曹文轩的同事邵燕君说,“虽然他生活中经历过贫困,但是被善意和美好包容成长起来的,因此他的世界是美好的,他说他‘很难恨起一个人’,心性很单纯。”

作为曹文轩最早的研究生,邵燕君现已是北大中文系副教授,“曹老师对美和文学的品质要求极高,甚至可以说是有‘洁癖’。他有一颗美的种子在心里,这是他创造内在的动机,他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带着童话色彩的美的世界,再把这个世界贡献给人们。”

儿童文学应该成为儿童精神的栖息地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之林中的特殊文学样式,一直备受关注。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迅速,在文学市场中呈现着繁荣态势。据介绍,2015年,儿童文学出版市场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少儿图书出版占图书零售总体市场的四成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儿童文学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现象,幻想类、校园类和童话类题材相对较多,但厚重的、思考性强、写实性作品却并不足。”李学谦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文轩的获奖对提高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具有重要启迪。

今天,童书出版俨然成为一种产业。“目前全国从事儿童文学出版的出版社达500多家,差不多全国的出版社都进入到这一领域里。”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方卫平认为,繁荣之下,出版门槛降低、作品良莠不齐等现象也十分突出。利益的驱动下,作家少了修炼和磨砺的时间,仅凭市场的趋势去写,成为当下儿童文学精品匮乏的症结。

儿童文学是儿童的文学,儿童应该是儿童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文学作家孙卫卫认为,儿童文学创作还要坚持文学性这一基本属性,建立儿童本位的文学观。既要思想上“深入”,还要形式上“浅出”,提供有营养、为儿童“言说”的好作品,真正成为儿童精神世界的栖息地。

曹文轩的学生王利娟说,曹文轩常说的“儿童文学作品是给孩子心灵打底子的”让她深有感触,“这也让我相信童话有洗涤心灵、净化人心的力量,他看到的是诗意和感动,他的作品才那么打动人。”

好的儿童文学属于全人类

曹文轩在获奖后接受专访时曾表示:“一部作品能否走向世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就是是否经得起翻译。”他剖析自己的文学创作时说,“我既使用了本民族语言,也找寻到文字下面所蕴含的全人类共通的语言,所以我认为当我的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文字时,最主要的东西不会有什么损失。”

儿童文学的作者虽然是成年人,但在人类儿童文学史上,许多儿童文学的优秀经典之作,其实是作家通过“儿童”进行思想的结晶。正如安徒生童话里的《皇帝的新装》,让成年人的虚伪露出了马脚,深刻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本质,为人生命运指点迷津。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不仅仅属于儿童,更属于全人类。

今年1月,曹文轩的《草房子——世界著名插画家插图版》出版,该书由德国插画家索尼娅·达诺夫斯基为其配做插画。当初,当索尼娅看到《草房子》的英文译本后,她曾惊讶地说:“我感动到几乎想为每一页的内容配插画。”

据《草房子》责任编辑之一祁智介绍,1999年秋,一个5人组成的日本翻译团队为了对《草房子》进行日文翻译工作,专程到江苏盐城九龙口进行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了解创作环境,以求更好地翻译出作品的“神韵”,让作品真实真切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采访中多位专家还表示,好的翻译虽功不可没,作品的艺术性仍是第一位的,正如曹文轩所提到的“要找寻到文字下面所蕴含的全人类共通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文学带着中华民族的诚意大步“走出去”,让国外民众感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怀着对孩子们深切的爱、尊重和理解,怀着永远新鲜明亮的童心,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铁凝说。(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