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主产区董家河镇茶山一景 本报记者 华 唯 摄

编者按:又到茶枝吐绿的时节,我市茶园进入春茶采摘最佳期,茶乡处处生机盎然。优良的茶叶品质、多年的产业基础、有力的政策扶持,使我市茶产业历久弥新。连日来,记者深入浉河区董家河镇、浉河港镇、谭家河乡等我市茶叶主产区,看茶园,访茶农,问茶事,了解今春茶叶产销形势。今日起,本报特推出一组“访茶乡,探茶事,关注信阳毛尖新茶开采上市”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信阳消息(记者 黄慧)又到一年春茶上市的时间,对于懂茶爱茶的信阳人来说,明前春茶的香气最是不容错过。

4月1日下午﹐在浉河区董家河镇的广义茶印象园5000平方米先进的机械化茶叶生产加工厂里﹐员工正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刚从山上采摘下來的鲜叶﹐茶叶芽头粒粒分明﹐看起來很饱满﹐散发着淡淡的茶香。“我们的万亩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实施南茶北种战略,从福建、浙江等地引进的福鼎白茶、乌牛早等优质品种,要比信阳本地茶叶早成熟近半个多月的时间。”广义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广义告诉记者。广义茶印象园从3月22日就开始了新茶的采摘。

“明前茶,贵如金,采摘得越早,价格越高。”浉河区董家河镇云雾村委会的金东升支书告诉记者,明前茶顾名思义就是清明前采摘的春茶,因为稀少所以金贵。金支书介绍,由于云雾村的茶园都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头种植,山上气温低,所以茶叶采摘要比低海拔的茶园要晚一些,目前,只有部分茶园可以大面积采摘。“去冬今春有几场冷空气南袭信阳,部分高海拔向阴坡茶园遭受了一些低温和霜冻的灾害,产量有所减少,不过清明前后雨水充沛,茶叶长势良好,预计整体产量与往年相比不会下降。”

茶产业是我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和生态、健康、富民产业。茶产业的发展一直得到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省、市茶产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茶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茶产业呈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信阳茶产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截至2015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210.8万亩,茶叶产量达5.7万吨,总产值达90.5亿元(含固始)。

信阳市茶办副主任张久谦介绍,2016年全市茶园可采摘面积含固始县有近150万亩,比去年增加近30万亩,加上近期气温回升,雨水充沛,茶叶品质良好,今年全市茶叶产量会比去年有所增长。都说“明前茶,贵如金”,不少市民担心茶叶价格会上涨。对此问题,张久谦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受市场购买力等因素影响,今年新茶价格整体会比去年有所下降。另外,茶叶价格和茶品质量、茶叶产地、茶叶品牌、生产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市新茶价格平均会在600元至800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