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裴娅晖) 在息县,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许普通,却做出了绝不平凡的事迹。见义勇为、孝老爱亲、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这是对他们不同的褒奖和赞誉。尽管头顶的标签不同,他们却用善行与义举写下了同样光辉的人生篇章。他们,就是层出不穷的息县好人。

3月10日,是农历的二月初二,按照息县的风俗,这天家家都要吃顿蒸面条。宗灵和息州义工的志愿者们也早早准备好慰问的物资和礼品,和龙湖第一敬老院的老人们一起吃了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这样的“小事”息州义工已经做了整整8年。8年来,他们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孤残儿童、慰问孤寡老人……脚步从未停歇;8年来,他们从几个人、十几人成长到今天的上百人,队伍愈加壮大;8年来,他们从没向政府要过一分钱,用捐助、义卖支持着爱的延伸。这支息县本土的义工组织已深深感动了这座城:河南省文明市民、“最美信阳人”特别奖、信阳市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感动息县十大人物……荣誉背后是市民的理解、支持和最大的肯定。

“这个周六谁去信阳?”“我去!”“注意饮食哈”……约伴是红玫瑰献血团队每两周都要做的一项“常规工作”,和平常献血不一样,他们献的是血小板,必须要到信阳中心血站采集。献血团队队长韩从付今年已快60岁了,他和儿子都是团队里的积极分子,“我们受李涛的影响,现在很多人都开始献血小板,这对临床治疗意义更大。”韩队长交口称赞的李涛,是息县“名人”。他已坚持无偿献血16个年头,总计献血量7.38万毫升,其中血小板228个治疗量7.2万毫升,先后荣膺“信阳市道德模范”“感动中原人物”等荣誉称号。李涛的精神感染了越来越多的息县人,杨店乡李大庄村的王青学夫妇就是其中一对。为了献血,夫妻两人每两周都要从村里到县里、从县里到市里,一路奔波,每次路费都要花去200多元,但这些从未浇熄过他们的热情。张静的故事更特别,作为一名息县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在一次跟拍献血团队的时候她感动万分,也一下子就成了“红玫瑰”的铁杆粉丝,已经在献血的路上走了3年……

现在的“息县好人榜”已上榜了400余名市民(含集体),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中,有坚持20余年免费创办农家书屋的张学兰,勇救4名落水群众的公交司机孔军,数十年坚守、孝敬老人的养老院院长岳德珍,替去世丈夫尽孝、照顾百岁婆婆的赵钱芳,自己贴钱为病人看病、从不记账的村医黄建保……

为坚持用道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教育民众,息县还采取创作孝老爱亲的歌曲、小品、戏剧进行巡演,张贴文明标语、开办道德大讲堂,评选感动息县十大人物、最美老人、爱岗敬业模范等多种方式,让身边的好人感染带动百姓,打造息县“好人品牌”。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温暖一个地方、带动一方发展。息县,特色鲜明的“好人群体”,已成为这座千年古城里最温暖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