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店停车场的立体车库

首席记者 韩蕾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家庭。然而,有了私家车,生活便捷了,停车难问题又接踵而至。可没地方停,这越来越成为“有车族”头疼的事儿。银行网点、购物商场、饭店、宾馆等门前车满为患,景观道变身停车场,路边随意停车造成道路拥挤事故频发……停车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挑战着城市交通的承载能力。

日均增加300辆 市区停车“一位难求”

“现在开车出门要先问问附近有没有可以停车的地方,要是没有,我宁愿坐出租车。”市民王先生于2014年年底买了一辆车,原本想着有了车出门会很方便,谁知,有时候找停车位的时间,比开车的时间还长。

“有一次开车去申碑路吃饭,谁知道路两旁全都停满了车,我开着车在附近转悠了20分钟才在新华西路附近找到一个停车位,我从我家开车到吃饭的地方也才十几分钟。”王先生无奈地对记者说。

曾经,私家车对于绝大多数市民而言是个奢侈品。现在,很多家庭拥有了一辆,甚至两辆、三辆私家车。

记者从市交警支队了解到,截止到2016年2月份,市区有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4万辆(不含摩托车、三轮车),并且每天都在以300辆左右的速度递增。

14万辆车是个什么概念?若以每辆车长4米、宽1.8米计算,14万辆车的占地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国际足联规定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7140平方米,14万辆车则需要170个足球场才能放得下。

没有那么多地方停车,市民就随意乱停。有的停在路沿石上,跟行人抢道,有的随意停在路边,造成交通拥堵。最明显的时刻莫过于学生上下学时间,申城大道、东方红大道、民权路等路段都是车满为患,不仅造成了交通阻塞,还会引起交通事故。

提升交通承载力 “停车难”有望破解

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首先是增加停车位。

记者分别从市交警支队和市行政执法支队了解到,目前,路面上的停车位大概有4600多个,市管道路人行道上的停车位大概有5000多个。

然而,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划分停车位。路面上,一般在主干道,车流量大的路段、路口,以及公交站点、商场周边、学校、医院等人流量密集的场所不宜设置,其他路段要在确保车辆安全、畅通的情况下设置。而在路沿石上设置停车位,除了要保障行人能够通行外,也要保证不占用盲道。

除了增加停车位,创新思路,合理利用空间也是一个途径。在位于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酒店,记者见到了一个这样的停车场:立体四层,全电脑控制,每个停车位都是一部“电梯”,1到3层的停车位除了能够上下移动,还能左右移动。这样的一个立体停车场,让原本只能停下50辆车的院子,又多停了30多辆车。

“立体停车场向上发展,确实比较省空间。”市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王法举说,“前段时间,省委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鼓励社会或者个人投资建设立体停车场。”

“现在咱们市已经有私人向有关部门申请投资建设停车场 。”王法举说。

同时,市交警支队也正在根据我市的发展实际,探讨如何更合理地改进、创新城市交通管理,从而不断地提高城市交通的承载能力。

>>>相关链接

统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系统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持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匹配度。

——摘自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加大城市道路、停车场和交通枢纽建设力度,完善城区路网系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摘自《关于信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