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翔 马童

2月2日一大早,记者一行来到平桥区郝堂村采访,见到村委会门前热门非凡,一打听,原来是村里近300位老人在这里等着年底分红。

分红的是郝堂村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社,信阳凯信实业有限公司也爱心搭车,为每位老人准备了一桶食用油、一袋面粉。

“领了分红好过年啊!”郝堂村66岁的村民黄承家说。

自从2013年交了2000元钱入社,黄承家已参加了三次这样的分红。他的邻居罗植伟去年满60周岁,也交了2000元入社,今年也能得到分红了。

“今年每人500元,前些年都是800元。”罗植伟说,“不过我们都理解,2000元钱放银行里一年下来也就几十块钱。”

郝堂村党支部书记胡静想得都是大账,2015年度互助社共有资金316万元,经营收入33万元,拿出26万元分红,剩下的计入下年度投资。除了说清楚这些账目,她还反复向老人们解释分红减少的原因,利率下降是一方面,早期发起成立互助社的资金也到了分红的年份。更重要的,为了资金安全必须选择稳健保守的投资。

向互助社贷款甚至比向银行贷款还麻烦,因为除了各类个人征信和抵押要求,还必须有两位以上参与互助社的老人担保。

郝堂村村民黄启军2015年盖新房开农家乐,选择了向互助社借款。

“主要是也想为村里做些贡献,借了30000元钱,一年时间付了4500元利息。”黄启军说,“这些钱基本都用来村里老人养老,钱都花在村里,值!”

尽管如此,黄启军拿到钱还是经由互助社发起人之一的陈军和村里黄继珍等老人担保后,此前他还抵押了自家的林权证。

“必须保证资金安全。”胡静说,“我们会谨慎地开展多种投资,争取让老人们的红包一年比一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