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子

“再见,明天见”是朋友之间一句极轻松随意而又充满人情味的告别语。然而,在威廉·麦克斯韦尔的小说中,这极普通的感情诉求对于年少的主人公成了再无法获得的企盼。而有了这样不寻常经历的少年的内心,却始终留存着一个并不高远却无从实现的梦想,一个终生的遗憾,“我想回到起步的地方:在那里,做过的事情可以挽回;在那里,我找到了你。”

也许你对威廉·麦克斯韦尔并不熟悉,但他却是纳博科夫、厄普代克、塞林格等诸多美国当代重要作家的伯乐、知己与导师。他曾任职《纽约客》40载,是著名编辑、小说家、散文家、童书及传记作者。《再见,明天见》是作者写就的6部长篇小说之一,诺贝尔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挚爱这部作品,她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如《百年孤独》一样难以写就,也和它一样完美。读完后我恨不能让时间倒流,好把自己过去的作品都重来一遍。”小说看似描述的是一段普通少年艰涩的成长史,却让读者从文字外审慎地触摸了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逼仄的生活和彷徨的情感。这部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平实不炫技的小说中,我们甚至能看到一个“未被玷污的美国”。

小说始于一个冬日黎明前一刻发生在林肯地区一座小镇的枪杀案,死者是佃农劳埃德·威尔逊。有三个运输沙砾的男子听到了枪声,但这枪声没有引起恐慌,甚至连警觉都没有,他们误以为是汽车的逆火故障,是的,20世纪20年代初,那个地区居民还都夜不闭户。谁能想象到,在这安谧宁静的乡间,竟会发生血案。但现实冰冷,劳埃德死于清晨,他睁着眼睛坐在挤奶凳上死去,并且很诡异的是凶手割下了死者的一只耳朵。千万不要被这个冷峻的开头迷惑,这部小说不是你想象的类型小说,因为这桩杀人案实在够不上扑朔迷离。凶手史密斯,曾是死者最好的朋友,后来却因为他,失去了妻子、家庭和所有的财产,这个孤独失意的男人难逃良心的谴责,最终自杀身亡,但他的弃世并不能解决问题,那关于信任、自尊、人性的问题如藤蔓纠结着,在他的身后人的神髓里蔓延。

而故事的讲述者“我”,初登场便被一片愁云惨雾笼罩,母亲门上可谓祸事不断,外祖父因被动物咬伤造成血液中毒身亡,唯一的舅舅因车祸失去右臂,母亲的妹妹则因失火承受终生的伤残痛苦,而“我”的哥哥五岁时因被四轮马车碾过,右腿残疾。这一连串的灾难止于弟弟出生后,母亲因急性肺炎去世。其后,“我”就生活在一潭死水中了。可想而知,在这样困厄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是孤寂的,阅读是“我”的伴侣,可是对于一个渴望阳光生活的孩子来说,这样的陪伴过于单薄甚至生涩,毕竟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五色斑斓的时段。直到在在建的新家中遇见克莱塔斯,才开始拥有一段短暂的快乐而隐秘的童年时光。但这段时光又戛然而止于“我”被迫成为前面那桩凶杀案中凶手史密斯的儿子。

在“我”的后半生中,这隐晦的生涩的短暂时光成了“我”孜孜追索的标的,这追索源于“我”仅有的一次与克莱塔斯在学校走廊上的擦肩而过……

《再见,明天见》是以各自独立的章节平行推进,将一个完整而错综的故事通过倒叙手法和盘托出,而作为读者,只能无条件地跟随“我”无条件地沉入那个故事,那段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