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亮

泪水是有感情的。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那么,一个人的泪水为谁而抛洒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三闾大夫忧国忧民情系苍生的啼血悲叹,他的眼泪是为楚国黎民百姓的不幸命运而流;

“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是诗圣杜甫经历8年安史战乱、饱尝人间艰难困苦之后对平安生活、天伦之乐的热切期盼和向往,他的眼泪是为祈求国泰民安、社会和谐而流;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是息夫人从息国被掳掠到楚国后,思念故土、以沉默抗争现实的生活再现;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对毕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美好的祝福,这是用烈士鲜血和生命凝聚的泪水,是人间最纯洁、最珍贵、最伟大的泪水。

孟中哭竹,真情感动上苍,春笋在寒冬中生长,一个人间至孝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在民间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永流不息、垂范千古;斑竹点点,情意缱绻,记录下多情重义的箫湘夫人对为百姓利益鞠躬尽瘁的舜帝的无尽思念,这斑斑泪水,谱写了一曲天长地久、忠贞不贰的爱情神曲。

泪水是有缘由的,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之弥深,泪水弥多真情的泪水植根于爱的土壤。唯有发自内心的具有爱心意义的眼泪才是弥足珍贵的。一滴泪水能映射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情感、责任和担当,也折射一个人的品位、性格或高尚、卑微或阳光、阴暗。

有人说,性格刚强坚毅的人不轻易流泪,其实不然,眼泪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坚强与否的标准。泪水为谁流下是有取舍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很少流泪,1950年,当他听到儿子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消息时,默然良久,颤抖的双手几次点燃不了唇边的烟卷,但他最后只是低叹了一声“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把本是人生大悲、内心巨疼催发的、胜似翻江倒海、大河决堤的倾盆之泪,压抑在内心深处而不使之流出,这是大英雄之真本色,横空出世伟丈夫。但同是一个人,1954年,当他听到淮河发大水淹死了很多人、而且其中不少人是因躲避洪水爬到树上又被同样盘踞在树上的一些毒蛇咬死时,却止不住泪如泉涌。

泪水是人品的试金石。面对家庭变故、面对亲人父母的离去,子女的泪水是对养育之恩的自然感念和真诚报答;面对国家灾难、民族不幸,一个人恪尽匹夫之责,奋起担当,热泪化为一腔沸腾的报国热血,这是忠勇大义之举。否则,就会失去做人的立身之本和国家公民的起码资格。在需要以身报国时无动于衷,面对百姓疾苦麻木不仁,这种人,为黎民时,人所不齿;为官吏时,必然“歌声高处哭声高”!也许,所谓的铁石心肠、冷血动物者们偶尔也会流出泪水,但这是鳄鱼式的眼泪,是没有感情、纯粹生理因素使然的泪水,这泪水与民生疾苦无干、与国家兴亡无缘,是毫无价值的普通液体。

“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只有情系百姓、报效家国的泪水,才会绽放出善良而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