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驻村民警走访。 夏青云 摄

本报记者 夏青云 段黎明

“没想到警察这么厉害,还没出手就被抓了。”黄某嗫嚅道。2015年12月13日19时许,黄某和方某在罗山新区府邸花园小区南门徘徊准备盗窃电瓶时被在此守候的罗山县公安局新区派出所民警罗辉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黄某交代了12日伙同方某在府邸花园盗窃电动车电瓶2块的犯罪事实。这只是我市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按照深化“平安河南”建设的要求,以“双安”为目标,以“双治”为根本途径,以双基“为着力点,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深化平安信阳建设。通过积极把上级精神具体化、外地经验本土化,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加快建设平安信阳、法治信阳提供了有力的政法保障,为我市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体推进 筑牢防控体系

社会治安是平安建设的晴雨表。“十二五”期间,我市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主线,打、防、管、控一体推进,全面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掌控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市领导多次深入政法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一线调查研究,提出要求,督促推动。市政府把“平安三项工程”建设纳入“十件实事”,财政投入3.6亿元,保障完成了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三级平台四级联网任务。

建强“龙头”,塑造“龙身”。建设高标准视频监控中心,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点对点指挥调度;在火车站及人员密集区设置40套“钢铁守望者”前端;购置警用无人直升机,实现空中、地上立体防控。在建强“龙头”的同时,下大力塑造“龙身”, 县、乡两级加大对公共部位视频监控系统资金投入力度,采取县区奖、乡镇补、吸引成功人士捐等多种方法,筹措资金2.23亿元,城乡主要街道、路口、易发案地区敏感部位和学校、医院、超市、宾馆、景点等重点部位做到视频监控探头全覆盖,2769个村安装探头11000个。全市累计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02831个,实现了市县乡三级平台、市县乡村四级联网。

警种联动,精准防控。坚持实战化,在中心城区设置13个合成勤务站,武警、特警、交警、消防、机关巡逻民警“五警”驻站,实现警种联动、屯警街面、扁平指挥、精准防控,打造城区5分钟出警圈。在省界、市界和中心城区建设了72个治安卡点,在与湖北、安徽交界处建设5个高标准、规范化的公安检查站,努力实现5分钟内关闭城区、10分钟内关闭全市的目标。公安机关已经实现1079路图像全省互联互通和治安、交通、卡口等图像信息资源共享,并已发挥实战效能,支撑破获各类案件7676起,其中刑事案件1882起、治安案件1911起、交通案件3408起,有效预防案事件475起,服务群众1800余次。信息化建设提升了精准打击和主动防控能力。

规范提升 夯实基层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基础性制度、基础性机制、基础性设施建设,并通过观摩评比、暗访督查、通报讲评等形式,确保政法综治和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提水平、上台阶。

“一村一警”,夯实基础。高标准建成445个警务室、2250个警务工作站、276个城区网格,重点从机制、体制建设入手,推行综治联动和民警两委兼职,开展“治乱、治弱、治访、治患”为主要内容的“四治”工作。共有1980名机关民警和1100名辅警到警务工作站,走访群众36万多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000余起、消除安全隐患5700多起,发现违法犯罪线索800余条,开展宣传活动6000余次,防止了一批民转刑案件,实现了“村村有警、周周见警”的目标。

治安保险,力保平安。为了破解电动车被盗等侵财性案件高发,破案率低,群众意见大这一难题,2015年3月,我市组织外出学习考察虞城县治安保险经验。按照“党政领导、综治协调、公安支撑、财政保障、保险跟进、多方联动、群众参与”的要求,2015年8月在潢川县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开,实行电动车统一编码、统一联网、统一录入信息、统一理赔标准“四个统一”。全市已完成50万辆电动车实名登记和打码,计划2016年2月前完成100万辆。

严打高压,加强防控。持续开展了“清剿行动”“春雷行动”“飓风行动”“天网行动”四大战役,重点打击盗抢骗、黄赌毒和邪教、黑恶、命案、涉枪、涉爆等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打防效能全面提升。截至2015年11月30日,全市共立刑事案件23035起,破2754起,刑拘4169人,逮捕1967人,起诉各类犯罪嫌疑人1561人,移送起诉率同比上升12.47%。发现行命案30起,破30起,始终动态保持发一破一。抓获网上逃犯683人,网上逃犯底数同比下降7.7%。经过严打整治,刑事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发案上升幅度同比下降6.3%、破案同比上升2.7%,八类严重暴力刑事犯罪案件发案数仅占全省5%、同比下降5.6%,刑事案件网上逃犯存量下降26.4%,确保了全市没有发生有较大影响的严重刑事、治安案事件。

源头预防 化解社会矛盾

“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规范表达渠道、落实化解措施、逐个破解难题,就地化解矛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稳定基础进一步牢固。

领导重视,完善机制。2015年3月2日,在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综治办主任会议上对完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建设进行了部署,此后,15个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和189个乡镇(街道)、2769个行政村(社区)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调解室)平台陆续建立起来;全市建立各级调解组织3327个,其中县乡两级295个、村级2769个、行业单位263个。配备调解人员15119人,其中县级235人、乡级1546人、村级12861人、行业单位477人。

注重实际,创新机制。重点落实风险评估、协调会议、领导包案、跟踪督办、责任查究等制度。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分类指导,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确立18个乡镇(街道)、34个行政村(社区)为示范点,确立60个乡镇(街道)为重点督促单位。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加大了重点地区和单位的压力,进一步压实了责任。

民声短信,化解矛盾。我市互联网民声短信平台,全面受理群众以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各级党委、各级政府表达的诉求或意见建议,实现了群众诉求或意见建议处理过程、办理结果的“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可问责”。

2015年以来,全市241个民声手机短信平台共收到民声手机短信25251条,立案5489件,按期办结率达98%,群众满意率达93%,有效打通了了解群众诉求“最先一公里”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人民信访》、《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先后给予报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二五”时期,我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中心任务和“双安双治”发展目标,坚持“持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扩开放、控风险、惠民生,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迈进“十三五”,一幅恢宏壮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征程,踏着希望的节拍,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十三五”时期的信阳必将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 关键词:一体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市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主线,打、防、管、控一体推进,全面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掌控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市政府把“平安三项工程”建设纳入“十件实事”,财政投入3.6亿元,保障完成了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三级平台四级联网任务。

● 关键词:夯实基础

高标准建成445个警务室、2250个警务工作站、276个城区网格,重点从机制、体制建设入手,推行综治联动和民警两委兼职,开展“治乱、治弱、治访、治患”为主要内容的“四治”工作。共有1980名机关民警和1100名辅警到警务工作站,走访群众36万多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000余起、消除安全隐患5700多起,发现违法犯罪线索800余条,开展宣传活动6000余次。

● 关键词:化解矛盾

2015年以来,全市241个民声手机短信平台共收到民声手机短信25251条,立案5489件,按期办结率达98%,群众满意率达93%,有效打通了了解群众诉求“最先一公里”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