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疆

不久前,在笔者的朋友圈中,下面一段话开始刷屏:“我在信阳,对于出租司机抵制滴滴打车大罢工一事,我的评论是:你们不也是在罢工吗?路远了不拉,路近了不拉,车站不拉,医院不拉,下雨不拉,不顺道不拉!还罢工!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真正受益的是百姓。专车及Uber,车子高档,服务态度好!什么时候的士不随意变车道随意停车随意挑肥拣瘦了,再来装弱势群体吧!——求扩散!支持了转!反对垄断经营,支持一切提供优良服务的人!”短短四个小时内,据不完全统计,仅笔者的朋友中就有近百人转发。而后有本地自媒体公众号作出相关链接后,阅读量和转发量也很快过万。

在这里笔者不想过多讲述孰是孰非,只想举一个例子:十多年前,笔者去上海出差,从火车站到会展中心,上车后,司机师傅礼貌地问好、问清目的地后,提出一个建议,走环城高架路程长但时间短,如果走市内直线则很可能会遇到堵车。因为笔者赶时间,所以就选择了走高架。路上司机师傅告诉记者,向客人询问清线路是公司要求,如果通过GPS监控后车辆的行驶轨迹不是出发地和目的地的最佳线路,同时司机又遇到投诉,那么这名司机最严重将面临终身不得从事出租行业的处罚。也就是说,外地游客非常担心的“绕远路”,将得到保障。至于其他,出租车所属的公司、当地的政府部门也都制订了相当详细的监督机制和相当严厉的处罚措施。正由于此,不仅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也避免了“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情况出现。

出租车往往被称作是“城市名片”,笔者也接触过不少信阳“的哥的姐”,由于职业的原因,也采访过曾拿到省市级“文明称号”的司机师傅。在笔者看来,常被网友抱怨的“信阳出租车症”,其实只是极小一部分人的个人行为,他既代表不了“出租司机”这一职业,更代表了不了信阳这座城市。然而,如果不加以规范治理,也许就会出现市场竞争中经常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到时受到伤害的,是遵规守法的出租司机,是作为消费者的广大市民,是800多万信阳人以及信阳这座城市的整体形象。

谁来管?来管谁?如何管?办法总比麻烦多,正如广大消费者希望得到出租车提供“更好的服务”一样,作为合法纳税人,出租车司机们也可以,或者说应该得到“服务型政府”所能提供的“更好的服务”。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