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船将鱼拉至活鱼库后,队员们开始分拣。
看,这条大鱼不错吧!
捕捞结束后,队员们挤在屋里看电视。
收网也是一项烦琐的工作。
活蹦乱跳的鱼儿钻进活鱼运输船。

首席记者 周涛 文/图

冬季的早上,多数人喜欢蜷在被窝里,眷恋着每一丝温暖。然而每到这个季节,南湾湖却迎来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冷风刺骨的湖面上活跃着一队热闹的捕鱼人。

南湾水库管理局水产站捕捞队由近30名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的中年人组成,队长马超是周口市淮阳县人,队员中有一些信阳人,其余多数来自山东。自农历九月初六南湾湖冬季大捕捞以来,队员们周而复始地进行着“赶、拦、刺、张”的捕鱼劳动。

一名老队员介绍说,“赶”就像赶鸭子一样,将鱼群从上游赶至大坝附近;“拦”是拦断鱼群的逃路,使鱼群按预定方向行进;“刺”是一种驱导渔具,将鱼群驱集到捕鱼区;“张”就是张网捕捞。

随着一声“起鱼啦”,大网被缓缓拉出水面,活蹦乱跳的鱼儿翻滚着、蹦跳着钻进活鱼运输船。一名队员挑了个大的,将它举得老高,嘴里念叨着:“这条大鱼不错吧!”此时的湖面雾气缭绕,远处的小岛似海市蜃楼,船儿轰鸣的马达声夹杂着队员们的欢呼声。运输船将鱼拉至活鱼库后,队员们便开始了分拣工作,大鱼入库小鱼放生,另几名队员进行着收网工作。

9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从早起捕鱼到天黑轮守,衣食住行离不开船。工作忙完后,队员们来到生活船上休息。船停泊在一处小岛边,虽然不大,但该有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唯独令人受不了的就是潮气太大,许多队员因此患上风湿病。尽管如此,他们的脸上仍然挂着笑容,来自沂蒙山区的队员老张笑着说:“快过年了,谁家不买条鱼吃,为让信阳人过年吃上正宗南湾鱼,累点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