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周 涛
“这不,马上就到腊八了,我买了些做腊八粥的材料。”昨日,见到68岁的胡世友是在浉河区十三里桥乡的一家超市门口,老人提着装有糯米、花生、麦仁、芝麻等食材的袋子,兴奋地为记者讲述着自己记忆中儿时的年味儿。俗话说,腊八粥吃完,开始忙过年。进入腊月后,过了腊月廿三忙得尤甚,每家每户就开始准备年货、打扫屋子、送灶王等,统称为“忙年”。
那个阶段,胡世友所在的青石桥村各个店铺就开始上年货了,老街不长,真正卖年货的店铺没几家,许多都是从其他乡村天不亮便走来赶集的。有卖烟酒糖茶、鸡鸭鱼肉、鞭炮香纸的,有卖蛋糕糕点、豆腐干果的,也有老先生写春联、卖年画的。集市的大街上,犹如人流的海洋,叫卖声、欢笑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让人感觉整个集市都被挤得摇摇晃晃。“最热闹的要数卖鞭炮的摊位了,几阵鞭炮响过,卖鞭的人扯着嗓子一喊,摊位就被围得满满的,买的人垫脚尖伸长脖子,把钱伸向前去。”胡世友回忆说。
腊月廿四,拂尘扫房子。那一天,每家都用长长的竹竿接起来的鸡毛掸子,扫净屋里梁上墙上、窗户顶上、柜子上的灰尘,大人们在头上围一块枕巾、戴上套袖,把小孩儿赶出去,然后把橱柜桌椅全部擦洗一遍。一整天就弄这个事,为的就是让屋里焕然一新,全家一起清清洁洁、欢欢喜喜迎大年。
在胡世友的记忆中,除夕夜是最令人难忘的。那个年代的农村没有电,村里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的两个门墩上点上蜡烛,吃着年夜饭。饭后,大人们便将提前准备好的花生瓜子分发给孩子们。分食物也是有多有少的,一般是谁守岁时间最久,谁的东西最多。就这样,一家老小围着个火盆,吃着东西说着话,为了争个第一,瞌睡得鸡啄米似的直点头,也不愿去睡觉。
初一的凌晨四五点钟,就已经有早起的人家开始放鞭炮下饺子了。先是远处传来一阵密集的鞭炮声,不久左邻右舍鞭炮齐鸣,全村男女老少相继起床,小孩儿穿着新衣服欢笑着跑来跑去。洗刷完毕,父母亲要给孩子发压岁钱,发完压岁钱,父母亲领着孩子给爷爷奶奶拜年,老人们也把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在这时候发给孙子、孙女们。
初一以后的几天里,总是有人领着小孩子拜年,嘁嘁喳喳满街是人,碰巧遇见个高辈分年长的,一说拜年一跪一大片,也算是一道风景线。接着便是走亲友,一声声“给您拜年”不绝于耳。这样的风景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初二,年货也吃差不多了,年也差不多走远了。一个正月里,整个乡村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以前好多年货都是自己家做,现在超市啥都能买到;以前家人围坐在一起烤着火聊着天,现在都看着春晚……”胡世友对记者说,“那时候,过年是很有味道的,这种味道咱也不清楚是啥味道,总之感觉很好!小时候家乡的年味儿一辈辈延续下来,现在虽然改变很多,但是快乐安康、合家团圆的祝愿却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