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有胜画牡丹 |
余有胜的绘画作品 |
本报记者 周亚涛 王哲
在60平方米的居室内,68岁的余有胜老人特意留出10平方米向阳的空间做书房,安放笔墨画纸。12月3日,记者刚一进门,老人就邀请记者到他的书房参观,各种色彩艳丽的牡丹画作让简朴的书房透出淡淡的春意。
绘画兴趣源于儿时的痴迷
家住罗山县的余有胜从小便痴迷绘画。小学三年级时,美术老师画了一个简单的馍馍,逼真好看,一下子抓住了余有胜的心。“馍馍都能画那么好,画笔真神奇。”从此余有胜就跟着美术老师认真学习绘画,买不起画笔和纸,他就拿粉笔练习绘画。有一次,余有胜画出了一个将要靠站的火车头。美术老师看见后,说他画得不错,但是不生动,“靠站的火车头还在行驶,冒出的浓烟应该是弯弯向上,不是你画的那样笔直。”余有胜从此意识到,学好绘画不单单是临摹,还要会观察。
初中毕业后,余有胜来到了南李店乡劳动,有了空余时间他就拿起画笔绘画。余有胜听说南李店乡隔河对岸的光山县彭祠堂有个国画名人,不仅画得好,还收藏了好多名人字画,他不顾路途遥远,有空就去找这位名画家请教。到了冬天,河水冰冷,也没有桥可以过,余有胜就卷起裤腿,蹚过到膝盖的河水去学习绘画知识。
创作上千幅 唯独钟爱画牡丹
2002年,余有胜从单位退休后,便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他见很多朋友喜欢牡丹,就想着一心画好牡丹,送给朋友欣赏。为了画好牡丹,余有胜连续三年到洛阳看牡丹,住在北京的女儿每年都接他到北京住一段时间,还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给他做指导,如今余有胜的牡丹画作已经创作了上千幅。
“前一段时间女儿带朋友回来看我,她的朋友看到我的牡丹画,非常喜欢,女儿便央求我把珍藏的牡丹画送给她朋友。”余有胜说。如今,余有胜的牡丹越画越好,不仅来求画的人多了起来,来邀请他参加绘画展的也多了起来,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播出了他的作品,他还参加了第四届迎新春书画电视展播,作为信阳市12名画家之一参加了河南省第六届老年书画联展,还参加了信阳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
“自画牡丹十几年,多家技法求真传。坚持传统师造化,点点滴滴成华章。”在余有胜保留几十年的笔记本里,他把绘画的心得都写在里面。“我现在一有时间就到书房里专心画牡丹,我希望退休后的生活也能像我画的牡丹一样多姿多彩。”余有胜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