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护国

(接上期)

随后李先念于12月率高干36人老红军一排,打起豫鄂抗日游击独立大队旗帜,挺进信阳,会同朱大鹏、王海山、刘子厚及信阳女杰危拱之等,成功地对原信阳县长李德纯进行统战,收编所属,合编为“信阳挺进队”。黄龙寺会议传达“六大”精神,光辉照耀信阳山城。12月,先念司令率队挺进四望山,建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组建政权,扩展武装。信阳四乡八方风起云涌的抗日游击队伍,纷纷来归:如驻当地祖师顶的黄绍九“抗日自卫大队”,大王冲胡斌如、信南周子模的游击队,台子畈颜醒民的自卫队,各有数十百人的武装。

挺进队声威并壮,李先念打起新四军的旗号,下山亮剑。在柳林火车站截车杀敌,在青石桥割电线诱敌围歼,特别是在山南余家店(原属应山即今广水)联合刘汉基的游击队击败当时应山县藤田第三师团(又号名古屋师团)及其所属中村、松岛联队一千余鬼子兵,使其连夜狼狈逃窜,弃人马尸骸数十具于山沟,令方圆百里的大别山群众欢欣鼓舞,同声赞颂:“新四军才是真正的抗日队伍”。彼时,我等八九岁的赤子,也一再围听亲长讲述参观敌尸、死马的见闻,老少同乐,额手加庆,事隔75年,至今仍在记忆中。

李先念司令三战三捷、威震顽敌之后,复南下灵山寺、当谷山,汇合张裕生、任子衡的“老少兄弟会”及四里桥李国英组织的“红缨枪会”后俱称“抗日游击队”、蔡韬庵的“豫南抗日游击总队”、“铁路破坏队”……听取张体学、程坦、刘西尧等以七条半枪开始抗日的“鄂东游击挺进队”(后为第五、第六大队)的汇报并指挥其一定要“见缝插针、遍插杨柳”!再后就越过了大别山、桐柏山及大洪山,挺进江汉平原,联络起到处勃兴的抗日洪流。如应山县杨焕民“应抗纵队”,应城汤池有陶铸、杨学诚的游击大队、许金彪的孝感大队等。及至陈少敏群众尊称的陈大姐从大本营四望山率400余人的基本队伍,南下京山养马畈与李先念司令会师,正式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下属已有四团。按照中原局少奇同志指示,组建鄂豫区党委,发展新四军,飞越汉水,直击武汉门户,令敌人仓皇退缩武汉,全市戒严三日。敌寇面对如岩浆喷发般的中原抗日烽火,惶惶不可终日。太平洋上的溃败又使其兵力日蹙,仅占铁路一线数点,防不胜防。一旦离开碉堡即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淮河古渡瓜园内朱荣贵手持西瓜刀砍掉了想吃西瓜的日本鬼子,下乡欲行不轨的鬼子兵在二河畈被尹尧咨率子弟用锄头砸开其脑袋,埋尸粪坑,冯家庄徐永贵一扁担拍死一兽兵,踢尸野外塘中,肖本英夺三八枪一支,进山献给挺进队子弟兵……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已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颓败之势已成。在华北广阔敌后战场,经“平型关大捷”“阳明堡奇袭”“百团大战”以及大大小小的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人自为战,黄河咆哮、江淮怒吼,直至“对日寇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字,发动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东条英机等被推上了绞刑架,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八年的抗日战争结束了。本文亦将告一段落,谨以当年(1942年)《挺进进行曲》,又称《豫鄂进行曲》(杜陵词 邓耶曲)为结束语:

江汉两岸,豫鄂之边,从西北到东南,我们是扣住武汉的铁链;

当敌寇闯进了家园,到处燃起反抗的火焰。

党的领导、人民的支援,历严暑酷寒,我们已炼得机智和勇敢;

哪怕他日寇凶残,江河山林埋伏着抗日的铁拳。

在这山野内,我们苦战五年(1937—1942),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会合了边区兄弟千百万,转战在高山平原。

我们是战无不胜的铁军,踏着艰难困苦,我们前进!

挺进!挺进!

让我们高唱着抗战的歌声,沿着江汉两岸、豫鄂之边,驱逐日寇出中国境!

行文已尽意欲不尽,兹缀上“消弭兵端,反对战争,严防军国主义复活,永保世界和平!让我们沿着祖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大道,走向伟大复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