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宝
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新闻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新闻工作者要以高度的历史感、使命感、责任感和道德感,努力当好中国梦的书写者。因此,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一、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这就要求一个时代的一代人做好应当做的工作,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新闻工作者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透上级文件精神,领会各级领导意图;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性和纯洁性,树立起强烈的导向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握时代脉搏,胸怀全局,体察民情。在瞬息即变的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应正确善待新生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透过现象抓本质,写出具有时代感的优秀作品,以满足人民精神的文化需求。
二、增强道德感,乐于事业。历史赋予使命,使命昭示责任,责任彰显道德。道德感是一个人成长的心理条件,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支配一个人的实际行动,推动人们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勇于探索、甘于奉献。新闻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排除打击报复等风险外,付出的劳动代价和流的汗水比别人多,如果没有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操,一是会半途而废,一个人仅凭一时兴趣,干不长久,兴趣一流,写劲锐减;二是不深入采访,只求应付了事,写的新闻稿必粗糙;三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钻研业务,不想抓精品,写出的稿件或拍的片子大多为平庸稿件或应付式的劣作。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有勤奋、顽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深入调查研究,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好新闻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新闻工作者深入实践,经过观察、采访、分析和深入思考后才写出来的。勤奋高产的记者,个个都是“飞毛腿”,他们长期奔波在新闻采访第一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所以说,新闻是跑出来的,是记者用脚板“写”出来的。
三、实事求是、严格自律。打铁还需自身硬。新闻工作者不仅在业务技能上本领强,还要在思想品德上过得硬。新闻工作者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严格自律,努力开创好新闻事业的新局面。新闻工作者要严格遵守新闻传播规律,抛弃道听途说和浮光掠影,抛弃不求甚解和浅尝辄止,抛弃空话和套话,坚守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职能,用职业理念和方法完成每一次基层调查、蹲点观察和深入采访。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有事实才有新闻,新闻记者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客观报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因此,新闻工作者不要违背良心胡乱报道;不要屈服于邪恶势力,违心作出与事实相反的新闻;不要为了私利或照顾私人感情报道不合事实和违反民意的东西。
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当今,新闻进行的“走转改”就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走基层是为深入实际生活、抓活鱼,转作风也是为了解到更真实的情况,锻炼记者发现新闻事实的能力,也检验着传媒新闻真实原则的落实。“走转改”活动是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有效途径。“走转改”其实就是让深入实际和基层的作风得到回归,让重视一线事实采访的作风得到回归,让伏在电脑旁的记者重新回到基层,回到老百姓中去,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只有深入基层、深入调研,才能真实、全面、客观,反映社会生活的主流并直面社会改革和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可以说,基层是国家和社会的毛细血管,最壮阔的变革在这里,最新鲜的探索在这里发生。从老企业转型到新农村建设,从乡村边区到城市社区,无数基层构成了新闻工作的沃土。新闻记者必须经常地、不间断地深入到生活中去,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只有不断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与人民群众心贴心,才会写出好的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