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宇 见习记者 袁野 戴子翔

冬日的早晨夹带着阵阵寒意袭袭而来,家住平桥区肖王乡的黄正霞带着有些腹泻的儿子正坐车赶往洋河镇周畈村卫生所。听乡里人说,像腹泻这种小儿常见病去洋河镇周畈村卫生所找胡秀丽医生就能看好。来到周畈村卫生所,黄正霞对胡秀丽说明来意,胡秀丽认真地为孩子进行诊断,并细心嘱咐她多留心小儿的饮食健康事宜。

洋河镇周畈村卫生所目前由胡秀丽和她的爱人李自锋负责管理,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胡秀丽和李自锋已经在洋河镇的田野间行医20多年。光阴流逝,这片田野间留下了多少故事?记者近日走近洋河镇周畈村卫生所,走近赤脚村里胡秀丽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一场病,萌生一个“医生梦”

一个人童年的刻骨经历,往往会影响他日后的从业抉择。在胡秀丽内心深处,儿时的一场有惊无险的疾病令她终生难忘。在胡秀丽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她突然高烧难退,呕吐不止。由于当时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限,看病需要去十几公里以外的乡镇卫生院。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胡秀丽的母亲挨家挨户借钱,才勉强凑够5元多钱。时值隆冬,气温骤降,母亲背着她不知走了多久,终于来到了乡镇卫生院。医生诊断胡秀丽患上了流行性脑膜炎,幸亏来得及时,不然就很可能留下脑膜炎后遗症。看着母亲疲惫的面容和步履蹒跚的身影,又想到母亲着急借钱的神情,躺在病床上的胡秀丽心中隐隐作痛。

也就是这一次遭遇,胡秀丽萌生了从医的念头。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每每看到乡里群众为看病难而发愁时,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做一个“赤脚医生”,为乡亲解除疾病困扰的梦想。

在卫校毕业一年多后,胡秀丽回到了这一片她饱含深情的土地,回到了熟悉的父老乡亲的身旁,圆了她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赤脚医生”。从此,在洋河镇的田野里,总会穿梭着一个白衣身影,肩上永远摇晃着救死扶伤的医疗箱。

一方坚守,博得乡里称赞

从20世纪90年代到如今,胡秀丽所在的洋河镇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早已今非昔比。胡秀丽告诉记者,以前条件艰苦,医疗设施不齐全,给患者带来不小的麻烦与不便。如今,洋河镇周畈村卫生所不仅基础设施齐全,而且干净整洁,大大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

时过境迁,回望过去,胡秀丽告诉记者,正是由于党和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建设的高度重视,换来了如她这般千千万万的“赤脚医生”的坚守与执着。群众的常见病症,足不出村就可以解决,这对于群众是好事、大事,对于村医更是莫大的欣慰与鼓舞。

医生的时间永远属于病人。胡秀丽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为了卫生所的工作,我和爱人忙里忙外,很少有时间能够好好照顾孩子,还好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今年正月十五,胡秀丽和爱人李自锋一直忙到晚上7点多,回到家中刚做好饭就听见有人敲门,说是村里的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因放鞭炮误伤了自己,急需外科包扎。胡秀丽和爱人顾不上与长辈和孩子共度元宵,赶忙回到卫生所,为那位年轻人进行了包扎。胡秀丽告诉记者,对于她和爱人而言,几乎是没有上下班时间,只要乡亲有事,一个电话,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必须第一时间为乡亲看病。“乡亲的病不能耽搁片刻,一分一秒都牵动着我的心,即使是夜深人静时候,一个电话,一声敲门,就表明群众在召唤我,需要我的帮助。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深深地融入我生活的每一处。”胡秀丽饱含深情地说。

一个善举,维系着20年的爱心

“我认识胡医生20年了,这20年,胡医生不仅在治我的病,还帮助我和老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真是太感谢她了。”家住洋河镇周畈村杨大塆的李家安老人激动地对记者说。李家安老人今年65岁,患有严重的肺心病,一直依靠药物维持病情,他的老伴姚关英是一位侏儒症患者,膝下本有一个养女,但是成年外嫁后,就无音信,家里非常困难。

说起李家安,胡秀丽告诉记者,她和李家安是老相识了。以前李家安老人体力好的时候,经常找她看病。后来发现老人一家的生活很是困难,便想方设法为老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免去老人一家看病的医疗费用。“老两口没有子女照顾,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李家安老人还患有肺心病,一旦病情发作,我都会到他家为他诊断。我的力量虽有限,但是力所能及的帮助总是应该的。”胡秀丽对记者说。

冬日的暖阳照射在周畈村卫生所,显得格外温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胡秀丽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卫生所,履行着一个“赤脚医生”的救死扶伤之路,实践着自己儿时的梦想和父辈们的遗志。当胡秀丽的电话铃声响起时,她便会挎上医疗箱,行走在田间的路上。她的每一个足迹不仅仅深深印在了田野中,更印在了那些对她怀有感激之情的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