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国内各个景区依然人满为患,高速公路再成停车场,景区门前车辆拥堵不堪。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假日顽症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又该如何破解?

首先,旅游交通拥堵的最大原因在于“观光旅游”。当国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观光而不是度假时,交通拥堵必然出现。

国外的度假胜地在旅游旺季中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但不会持续出现。因为度假不需要围绕固定的景点或自然资源,度假的最大需求不是观看或享受自然景观,而是在自然资源的背景下享受闲适。因此,当一个度假地出现拥堵后,度假人群会向周边自然扩散,或自发转移到更冷清的同类资源地去。“度假需求”对拥堵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很灵活,也很主动。相反,观光旅游严重依赖固定的景点资源,无法对交通拥堵形成动态调节能力。

其次,“集中休假”加剧了观光旅游的交通拥堵程度。然而,“集中休假”在中国长期存在而且颇受欢迎有内在原因。中国人的“消费外部性”很强,换句话说,中国人的攀比消费或模仿消费程度远高于欧美等国。这既源于我们较低的人均收入水平,也源于中国人休闲娱乐的传统观念。中国人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一个人玩,不如亲朋好友一起玩更有意思。因此,中国人的假日喜庆是通过“热闹”来体现的,而西方的节日喜庆多通过“宁静”来体现。国际文献研究证实了这点。研究者发现,中国人的春节以亲朋欢聚和放鞭炮为标志,而西方的圣诞节以烛光下温馨的晚餐为特征。这种“热闹情结”,使中国人的节假日需要一定程度的“拥堵”以形成“热闹”——这是喜庆的一种“有益副产品”。

因此,集中休假既是外在制度推动的结果,也是内在习俗承接的结果。民众尽管对“长假”中的拥堵抱怨颇多,但大多数人的意见却不是取消长假进而依靠带薪休假来形成完全的“分散休假”,而是建议增加长假。他们希望通过增加(而不是减少)集中休假来解决集中休假带来的问题。

最后,技术性问题也是旅游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例如,如何打通高速公路到景区门口的“最后一公里”。这需要科学建立旅游交通标示的无缝导引系统,包括地面标示和空中信息导引。江苏省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该省旅游局和交通局密切协调,通过长期努力,打通了主要景点前的“最后一公里”,有效缓解了节假日的景区拥堵。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有助于我们开放性地思考如何最终解决旅游交通拥堵。对于能否有效解决节假日的旅游交通拥堵,不少人表示悲观。他们认为,集中休假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人口众多,旅游是刚性需求,旅游旺季的交通拥堵无法避免。

当然,度假需求的培育不仅仅是个经济过程,也是文化变迁的结果。观光需求主要是一种“外部弥补”,通过更多更快地游览和观赏来弥补自己见识上的不足和知识上的缺憾。而度假需求的主要内容是“内部体验”,通过停留和静养,完成外部景色对内心世界的关照。这类似于梁漱溟老先生所说的“向内用力”。人们越是重视内在的感受,比如和家人的交流,则对度假的需求越高。这和一个国家的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也和人们体会世界的视角有关。

总之,从观光到度假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自然演进,也是人文发展的多样化和结构化的过程。(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