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秀敏
70年,足以让一个待哺的婴儿变成迟暮的老者,这是岁月留在人类身上的印记。
然而,70年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翻涌出的浪花一朵。
70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的时候,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就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70年后,当我们沿着先烈们战斗的足迹,铺写历史现场的口述历史;当我们循着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收集抗战老兵的不灭记忆;当我们透过一个个壮烈的战役,再现个人抗争与民族抗争悲壮而具体的交集,“大别山抗战记忆”是如此的真切而清晰。
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鄂豫皖苏区、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和大别山解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阳在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非凡的影响。
5月28日上午,革命圣地新县,美丽的大别山干部学院,由信阳日报社策划组织实施,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大别山干部学院、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办的“大别山抗战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主题报道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
启动仪式如同发令枪,为期4个多月的大型主题报道活动由此拉开帷幕。信阳日报社、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抽出精干力量,组成4个采访组,分赴8县2区6个开发区(管理区)进行采访。他们查阅史料,走访老兵,踏访遗址,拜访专家,走近一个个英雄和集体,笔下流淌出一篇篇动人的抗战故事……
二
采访抗战老兵,让我们站在了历史真实的肩上。
因为不堪要饭、受辱的命运,淮滨县抗战老兵陈其琼17岁时毅然加入了新四军。70多年过去了,他手腕上刻有他姓名的刺青依稀可辨。他说,在抗日前线,战友们都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忍痛相互用针蘸上黑墨水刺青,一旦牺牲了好辨别出身份。70多年来,刻在骨肉里的名字已经由黑变蓝,但却永难磨灭,这是烽火硝烟的见证。
“小小红缨枪,矛尖光又亮。壮丁带它去查路,儿童带它去站岗。查路放哨要留心,捉住汉奸不要放。如若鬼子进村庄,红缨枪请他尝一尝……”86岁的抗战老兵张华至今保留着一支红缨枪,那是他幼时当儿童团员的武器。1943年,年仅14岁的张华带着红缨枪参加了新四军,并最终和他的红缨枪一起,迎来了新中国。从小小儿童团员成长为革命战士,红缨枪见证了他的抗战岁月。
抗战的惨烈,参战的老兵忘不了,抗战亲历者又怎能忘记?在鸡公山管理区,70多年过去了,日军暴行留给很多抗战亲历者的仍是梦魇般的回忆。
同样在鸡公山,李家寨镇台子畈村村民周元义一家4代73载默默守护着抗战烈士李福太的英魂。烈士墓虽经迁移,却由小变大,由小土堆变成了水泥墓碑,见证着后人对先烈的铭记和敬仰。如今,烈士墓已成为李家寨镇的红色教育基地。
三
鲐背高龄的抗战老兵,大多听力下降、表达受限,给采访带来意想不到的难度。有些靠亲属“翻译”,有些需笔墨帮忙,采访往往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为了厘清一个事件,弄清一个细节,记者要不厌其烦地倾听、询问、交流,事无巨细地推敲、梳理、求证。
一个个“?”被拉直为“!”,记者心中充溢的是对惨无人寰的侵略者的愤怒、对为民族赴难的英雄的敬佩、对已经远去的战争的深思。采访老兵时如此,挖掘抗战事件时更是如此。
“富金山上随处可见的战壕、炮弹壳,见证着当时战争的残酷。抚摸着当地群众自发建立的‘富金山抗日英烈纪念碑’,仿佛触摸到了烈士跳动的脉搏、钢铁一般的筋骨,听到了隆隆的枪炮声、震撼天宇的喊杀声,看到了浓浓的战火硝烟,感受到了将士们顽强拼搏、前仆后继、舍生取义的壮举。”记者方慧玲在采访札记中感喟不已。
“峡口守军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与敌鏖战数小时。入夜,日军逼近山顶,两军短兵相接,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守军头裹毛巾,胳膊系毛巾标记,与敌顽强拼杀,数里山谷笼罩在火海之中,喊杀声震天。当夜,守军重创日军后,于16日拂晓奉命撤守达权店、沙窝一线要隘,撤出阵地。当晚10时商城沦陷。此役,日军伤亡惨重,尸体在战场附近焚化。”记者向炜在《峡口阻击战》中这样描述。
70年多过去了,今天的大别山人民仍以深切的感恩情怀对纡难救国的先烈们进行着铭记与缅怀。固始富金山“抗日英烈纪念碑”、鸡公山“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商城忠烈祠、罗山忠烈塔、商城中央陆军抗战阵亡将士忠烈墓……这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竖起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四
精干力量的团队采访、不辞劳苦的深度挖掘、高密度的连续报道,本报“大别山抗战记忆”专题栏目在一版见报后,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4个多月来,《信阳日报》、《信阳晚报》、信阳新闻网以及信阳手机报、信阳日报官方微信微博微视、APP客户端(掌上信阳)等信阳日报社所属新媒体,发稿百余篇,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化报道了此次活动。不少读者纷纷打来电话,提供采访线索,并引发了许多新闻背后的故事。全国著名抗战英烈孔庆同烈士的亲人委托本报为烈士寻找家乡和亲人就是其中的一个。
7月15日,记者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北省唐山市的特殊邮件。邮件是孔庆同烈士的儿子孔九龄写给本报的一封信。现年77岁的孔九龄,家住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是烈士唯一的儿子。邮件称:贵报“大别山抗战记忆”的报道很好。我恳请并委托贵报帮我实现在有生之年找到故乡和亲人的愿望。
原来,据史料记载,孔庆同是河南省光山县沙窝镇(今新县)人。由于线索有限以及行政区划的变迁,各级组织曾多次帮助寻找,至今未果。接受委托后,我们立即与光山、新县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经过2个月一波三折的寻找,迷茫中终于看到了曙光:经反复对照孔氏族谱,确有孔庆同此人,并锁定在现在的光山县文殊乡,其多项信息与孔庆同烈士吻合。目前,光山县委宣传部正在通过孔氏宗亲,寻找孔庆同兄弟的后人。
激动和感谢并存于心。为烈士寻亲,纵使曲折不易,但却有这么多人竭心尽力,皆源于大家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
繁花生树,绿染林间,有多少位英烈已融入大地,但历史依然鲜明醒目。
您看,盛世之下,大别山上再也找不到废墟的痕迹,孩子们高兴地玩着、闹着、笑着、跳着……这些笑脸是美好生活的天真展露,也是国家富强的内心感受。
年与时驰,看时光轮回;沧海桑田,唯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