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首席记者 杨长喜)“鸣放警报开始……”9月18日上午10时整,在市人防基本指挥所,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口令,我市的固定警报器和车载移动警报器同时拉响了警报。

昨日是“九一八”事变84周年纪念日,我市在七县两区及明港镇同时试鸣防空警报。在平时进行防空警报鸣放活动,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防空战备意识,有效检验防空警报设施的可靠性。通过定期鸣放,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人民防空警报信号,争取在和平时期让每个人都尽快尽早地能够辨别防空警报信号并及时做出相应的防护行动,在战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本次防空警报鸣放时间持续了31分钟。第一次为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3次为一个周期(时长3分钟),鸣放两个周期,间隔3分钟;第二次为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长3分钟),鸣放两个周期,间隔3分钟;第三次为解除警报,连续鸣响3分钟,鸣放一个周期。每种警报间隔5分钟,共持续31分钟。

目前,我市已建立起全市人防警报通控系统、广播电视同步发放警报信号系统、移动警报车载系统等多手段、全覆盖、信息化程度高的预警报系统。

记者了解到,本次鸣放活动中,市人防办已经将鸣放活动提前告知广大市民,并按照应战和应急时警报鸣放需求,科学设置警报点,做到固定与机动、户外与户内、传统与新型相结合,有效消除警报音响覆盖盲区。由于准备充分,全市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当日上午,我市还在中山路举行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强我国防、壮我人防”宣传一条街活动。

据悉,预先警报表示空袭即将来临,在战时如听到此信号,一般市民应立即放下手边工作,关掉家中电源、燃气,熄灭火种,带上有效证件和生活必需品,有条件的可以带一些简单的救生设备和应急物品,然后迅速撤离至最近的人防设施内;空袭警报表示空袭已经来临,在战时如听到此信号,如果市民仍在人防设施外,应立即以最快速度转移至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厨房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在靠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解除警报表示空袭威胁已经解除,在战时如听到此信号,则可以走出人防工程,恢复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市民应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消除空袭后的抢救抢修工作,如就近救护伤员、找寻被困人员、扑灭初起火灾、协助维持治安、消除潜在危险、修复通信等。警报解除后,人们仍要注意收听广播,了解解除警报后人员行动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