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兰将书屋搬到集市。 本报记者 马 童 摄 |
本报记者 时秀敏 杨柳 李浩 实习生 刘荣蕾
做一件好事,坚持了16年,会有多难?
已近耄耋的老人,一如既往地坚持做一件好事,会有多难?
77岁的张学兰用16年的坚守,给出了答案:难啥?俺习惯了,离了它还真不中。
张学兰是息县包信镇北街村村民,他坚持做了16年的好事,就是创办“文化大院”。
孟秋时节,记者来到张学兰的“文化大院”,感受小村庄里的浓浓书香……
要说张学兰的“文化大院”,先得从他的“墙壁图书室”说起。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着初中文化的张学兰成为包信镇农大的耕读教师,让一大批乡亲脱了盲。后来,他被选为村干部,在村里率先搞科学试验种田,推广先进农业科技,并历任息县四、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还成为北街村希望小学的校外辅导员,深受群众信赖,孩子们欢迎。20世纪90年代末,看到村里日益兴起的赌博风,年过花甲的张学兰着急了,他决定要为乡亲们做点什么,于是就诞生了“墙壁图书室”。
“墙壁图书室”,顾名思义,是因陋就简,挂在墙壁之上的图书室。庄稼人不缺的是化肥袋子,张学兰把若干个化肥袋子拆洗干净,缝成一个大单子,单子上面同样用剪裁后的化肥袋子,有序地缝出一个又一个口袋,而后挂在大门外醒目的墙壁上。就像过去中药房里盛放中药的布袋袋一样,不过,这袋子里放着的是张学兰自费购买的100多册图书。
1999年8月,“墙壁图书室”一面世,就受到了村里老百姓和学生娃的喜爱,呈现出“‘农家书屋’双休忙、大小读者挤满堂”的场景。诸多爱心人士也慕名而来,大家听着张学兰的“宏论”,看着乡村小院的读书人,深受感动,纷纷捐出各种图书。为了装下越来越多的图书,同时给读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看书环境,张学兰自筹资金,盖了一间图书室,做了两组木书架。2002年建党节那天,新图书室正式向读者开放了,张学兰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育才文化室”。2004年,“育才文化室”被信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信阳市文化中心户”。当地群众则习惯称之为“文化大院”。
“文化大院”其实也名副其实,因为这里除了图书室,还有黑板报和小广播。
黑板报就是一块小黑板,挂在过道外的一棵大树干上。1999年9月18日,为了表扬一位拾金不昧的同学,张学兰在小黑板上登出了第一则招领启事。如今,已累计有4000多期。寻物启事、招人启事、好人好事等村里的大事小情以及农忙时的天气预报等,共同充实着小小的黑板报。前几年,张学兰爱上了写诗,时不时地口占一绝,这些带有泥土气息的诗作,也全部见诸黑板报端,至今已板出1000多首。
两个高音喇叭、一台半旧功放机、一台便携式收音机、一个话筒是张学兰小广播的全部家当。自建党80周年开播以来,张学兰每天就是通过它为北街村的父老乡亲转播中央、省、市新闻节目和天气预报,并自办了“为群众服务”栏目。自办节目的编辑和广播员就是张学兰本人,而广播的内容则五花八门。有国家大事、大政方针,有致富信息、实用技术,还有生活常识、家长里短。国家出台了新政策,有了新精神,经广播一宣传,大伙儿心里特亮堂;哪家走失了牲口,在张学兰的广播里一吆喝,很快能找到,特方便;哪家的媳妇孝敬公婆、小孩儿拾金不昧,上了张学兰的广播,特光荣。
“图书室里飘书香,小小喇叭广播忙,黑板报上见真章,文化大院笑声朗”,这正是张学兰文化大院的真实写照。2009年,图书室正式被新闻出版总署及省、市、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农家书屋”,奖品是4个崭新的书架。2013年,张学兰家盖了新房,他将书屋搬到一间宽敞的临街房间里,县新华书店还为其充实了一万多册新书。有感于此,新的一期黑板报诞生了:“环境优美书住楼,众多读者喜心头。喜庆图书高楼住,读书报国有劲头。”
在农家书屋的管理上,张学兰费尽了心思。为了鼓励更多的人看书,他自费购买荣誉证书和奖品,发给评选出的“读书模范”“最佳组长”和“读书致富文明户”。记者看到,一厚摞借阅登记本上,密密麻麻地登记着近万条借阅信息。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本实用技术书,对于孩子们和乡亲们来说,就是最高的奖赏。
近几年,农家书屋的书越来越多了,但随着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村子里来读书的人明显少了。“不能让这么多好书睡大觉啊!”2010年国庆节,张学兰将自家的农用三轮车稍作修整,在车厢内装上书架,安装上一个高音小喇叭,挂上“农家书屋赶大集”的大红条幅,载着满满的图书出发了!
“每周赶两次大集。镇上有几个固定的停车点,读者可以到这几个点来借书。不在定点时,只要有人需要,我就随时停车,把书借给需要的人,有时也提供上门送书服务。”张学兰说,5年来,通过“农家书屋赶大集”,已有6000余人次借阅图书。
2013年7月3日,在赶大集时,张学兰被车子砸伤了腿,血流不止,严重处缝了5针。在家卧床20多天,可以下地后,他又继续着“农家书屋赶大集”。
从花甲到古稀,张学兰毕竟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一路走来,有着太多的心酸和不易。本当安享晚年,他却选择了劳碌和奔波;过着清苦的日子,他却累计为“文化大院”投入数万元;面对别人的质疑和冷眼,他埋下头去,默默地做。家人由反对到支持,也早已习惯了他对“文化大院”全身心的付出。
采访张学兰,记者觉得他不像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老汉,更像一个满腹经纶的老干部,因为他说话总是一套一套的,既有诸多道理,又能与时俱进。记者问他到底图个啥,他的回答同样“高大上”。
他说,“书不是一个人读的,事不是一个人干的,中华民族的崛起离不开读书。个人读书,影响力太小,要让更多的人读书。”
他说“人应该读一辈子书,长一辈子才干,为社会做一辈子奉献”。
他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每个人从小我做起”。
他说,“庭院虽窄天地宽,吾心虽小爱无边。老翁虽系小院内,忧国忧民乐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