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宝

不安静的时代,有喧嚣、浮躁的裹挟,有误读、偏见的遮蔽,安于世俗生活的定数安排,很多人习惯了浅尝辄止、漠然围观,碎片化的记忆让我们时常误读这个至亲的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荒芜让我们无暇去体悟生命、生活的本真。幸好,还有这么一批人,活跃在荧屏的前前后后,以新闻人的责任担当和深度思考,在纷繁的现实中描述真实的存在与提醒渐远的幸福。

说起央视名嘴,知名新闻人白岩松、崔永元、敬一丹、撒贝宁等人家喻户晓,形象与风格早已在公众的脑海中定格,无论是谈吐发声,还是著书立言,他们广阔的视野、深邃的思考、客观的表达、忧民的情怀,这些总能力透纸背直抵人们的心灵深处。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下,央视与名嘴们的诚心结合,不仅成就了央视媒体的良好口碑,也让这些专业、走心的新闻人成为受宠的“精神贵族”。

作为国家形象的塑造者,央视新闻人要扮演的角色有很多,在屏幕上他们关注国家和民族,并作以理性表达.。这其中,央视英语频道访谈节目Dialogue的主持人、央视唯一英语节目金话筒奖获得者杨锐应该为我们熟知,站在东西方交流的前沿,他冷观东西和平,纵论南北发展,在一次次的中西媒体论战中,颠覆了许多西方智库和媒体对中国的传统看法,德国《明镜》在对其专访中惊叹:杨锐代表了中国媒体的希望。

在荧屏外,他勤于笔耕,把笔墨凝聚到个人,给予人以心灵关照,在《谁在误读中国》这本书籍,收录了杨锐的五十余篇政论、随笔和散文,接地气的文字细细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其中的睿思让人沉思,诸如他对奥运心态、两岸关系、朝鲜战争这些宏大事件背后人的命运的思索;面对范跑跑无法了却的是非,最为欣赏的是杨锐的态度:对不是违法的人性的弱点,社会舆论应当至少允许他有面包吃,这是最起码的社会公正;一篇“仰视母爱的情感境界”的小文,生动再现了母爱的朴素、无私、顽强,不至于潸然泪下却也是感人至深。荧屏上的光鲜、文字里的淡泊,所有这些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构成了一个“精神贵族”应有的拼图。

这么些年,我们的国家在快速前行,春意盎然的网络文化让表达便利起来,然而我们的话语常常是迷失的,大国地位与弱国心态的“二律背反”,时常让我们误读着这个世界、国家和个体,以至于喜怒无常,伤人伤己。因此,我们需要这样一些“精神贵族”,比如有着脱俗的信仰、有着高贵的精神气质、有着高雅的审美情等,在“文化焦虑”中带领人们努力探索一个更加适宜存在于社会的自我。这,无关出身、种族,却有关教养、灵魂。

恰逢其实,央视名嘴们的书值得翻读,诸如《我遇到你》《看见》《行走在爱与恨之间》等,在国家大事件中体验他们的新闻情怀,在个人小故事中感受他们的生活态度,虽达不到像他们“精神贵族”般的思想境界,却可以学做一个懂得平衡物质财富和精神存在的人,体会生命多维度的意义,从而从容、淡泊的做一个直立行走且有价值观的人。如此,此类书也就发挥了最大的价值功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