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9年开发了“点赞”这个按钮之后,就成为移动时代社交和互动的重要方式。毕竟,在通常只用一只手操纵手机的时代,打字是耗费时间和力气的奢侈品。而送上一个“赞”,并不需要太多的成本。

“赞”与“赞”之间 没有任何差异

称赞别人本是情感交流的方式,但是“点赞”能力显然非常有限。赞,或者它的英文对应语“Like”,是单向度、无区别的情感表达。单向度是指点赞中蕴含的正面情感,无区别是指人们的喜好没有程度的多少。在各种社交网络上,我们也许会收到来自不同的人的“赞”,但是这十几个“赞”在你的未读消息中清一色地排列下去,没有任何区别。

因为这种意义上的无差别性,我们表达情感的唯一区别就是点赞还是不点赞,而“赞”一旦送出,对于收到“赞”的人来说,“赞”与“赞”之间却没有任何差异。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对于全是“赞”而无人评论的情况会有些失望。收到“赞”的人也许会期待,和自己关系好的朋友会对自己的动态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表达。很遗憾,所有人的“赞”都是相同的。当有很多人点赞的时候,我们甚至不会记得都是哪些人送上了赞。

微信朋友圈变成“剧场”

微信朋友圈,已经变成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所说的“剧场”,人们在这个虚拟的区域中精心布置前台、经营角色,而点赞和收赞的游戏已经成为社交潜规则之一。在虚拟角色塑造的过程中,我们比平常更加注重挑选那些阳光和美好的一面。只考虑原创动态的话,在朋友圈中,比比皆是的是例行的饭前拍、旅途的风景、晒小孩儿晒宠物,或者就是一张不需要什么理由的自拍。

以上的种种现象,都指向了微信社交圈的单向度特点。我们在朋友圈发的原创动态,都是对于日常生活的直接展示,通常也是肯定性表达。我们收到的是别人的肯定,而送出的——大部分情况下——也是肯定和称赞。无数正面的情感互相强化,在朋友圈中形成了一种看似美好的和谐氛围。

微信影响了我们的思考方式

当我们大把光阴都花费在浏览朋友圈、发朋友圈、给不同的人点赞的时候,朋友圈所包含的正向思维模式也在前所未有地影响着我们。

社交网络一边碎片化我们的生活一边给我们受到赞许的激励;虽然我们纸书读少了,但是我们把读朋友圈、读微博、读各种新闻的时间也计算在了阅读总时间之内,得出了我们的阅读时间并没有变少的结论。久而久之,我们自己也开始不喜欢质疑。

技术可以用来服务生活,在朋友圈记录生活、与亲人朋友沟通本无可非议。只是,当我们把自己大把的社交时间都交给朋友圈的时候,当过度过量的虚拟生活代替了我们真实生活中其他丰富活动的时候,它对我们思考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据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