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70后、80后来说,回想童年时,《小学生守则》都会是非常熟悉的记忆,它常常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起,被张贴在教学楼的墙壁上、教室的黑板旁……如果你是个捣蛋大王,那么你很可能会对它更加熟悉——不少调皮鬼都有过罚抄《小学生守则》的经历呢!

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这是继2004年发布后,《中小学生守则》10年来的首次重新修订。新版守则一亮相,立即引来大家解析与热议,热度持续不断。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守则》瘦了哪儿肥了哪儿,变化背后折射出啥,新学期里,又如何让《守则》更好落地呢?

新版《守则》大瘦身,究竟瘦在哪儿?

1.字数大缩减,但内容更全面、表达更凝练

第一版《小学生守则》自1981年公布以来,一直被使用了23年,直到2004年才进行了修订,并与修订后的《中学生守则》一起编写成了《中小学生守则》,成为许多90后、00后童年回忆的一部分。

2004年版《中小学生守则》共10条,与之配套的还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20条,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40条,加起来共70条,2000多字;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将70条规范压缩,一共有9条,282字。

2.操作性不强的内容不见啦

这一次亮相的新修订《中小学生守则》,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明礼守法、诚实守信等,坚守了原则底线。

但是,瘦身后,原来旧版中“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热爱大自然”等操作性不强的内容被删除,增加了操作性很强的表述。

3.受到社会争议的表述被瘦身

更引发社会关注的是——“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这一条没有出现在新版的《守则》中。

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行为和思维都不成熟,不鼓励他们因见义勇为导致自己陷入危险境地,应鼓励见义智为。见义智为就是在能力范围内有策略地解决。比如,当中小学生见到不公平、不正义事件时,可以报警或找成年人解决。

这些变化究竟传递了啥?

其实,除了具体内容的变化,这次新版守则公布,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这背后传递的理念变化。有校长和老师说,守则变化蕴含的新理念,更加让人惊喜,值得学习。 

价值引领被坚持

新版《守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对学生的具体行为提出要求,如“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热心志愿服务”等,体现了时代要求,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好根,固好本,是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的重要一步。

问题导向被体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技术、新问题不断产生。新版守则就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在网络普及的今天,明确提出“文明绿色上网”“乐观开朗向上”;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新版提出了“低碳环保生活”等时尚概念;面对全社会对诚信问题的关切,新版《守则》鲜明提出“诚实守信有担当”。

行为实践被强调

新版《守则》对学生行为要求具体,注重落小、落细、落实,强调可操作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心有榜样、行守规矩。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等学习方法和实用的生活技能,让新版《守则》的内容有生气、接地气。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体现,也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回归道德教育的本质。

落实新守则,做到这些很重要

让《守则》活起来

我们在普及新版《守则》时,可以采取一些形式鲜活的方法,比如学校可以举办新版《守则》知识竞赛,也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提炼新版《守则》中“主动分担家务”“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等生活规范,通过让学生排演相关话剧、情景剧等素质教育方式,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家庭教育要“给力”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时,要真正认识到溺爱对于孩子所存在的危险有多大,让孩子在家多承担一些家务,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明白做父母的不易,在思想上养成感恩的心态。

“润物无声”开辟“隐性课程”

什么是“隐性课程”呢?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课程。无论是学校建筑、设备、景观的设计,还是校班的管理制度、班级的精神风貌,可以说都是一种“隐性课程”,这些要素隐藏和融通于学校日常生活,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例如,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等行为规范要求的养成,完全是通过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通过与教师、同学间的人际交往过程来培养和实现的。

校本教材可以有

《守则》用现代话语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治心”和“教化”进行诠释,提出了中小学生在家、在校、在外,为人、处事、待人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逐条解读新版《守则》的具体内容,通过各种案例明确告知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和禁与行,使学生静有其位,动有其轨。

主题班会开起来

学校可以召开主题班会,围绕“学习落实《守则》,培养好习惯”专题,对照《守则》内容,排查自身差距,反思存在不足。还可以通过校园网举办践行《守则》的网络主题班会,发动全校学生对照《守则》评点不良言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言行导向,既加深学生对《守则》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民主管理和自觉模范践行《守则》的意识。(据《中国教育报》)

新版《守则》大变样,多出这些您知道吗?

1.道德情操第一位,行为习惯是重点

——新版《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

2.生命安全最重要,身体健康被重视

——增加了“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等安全提示相关内容,并首次提出中小学生要“会自护懂自救”。

3.生活环境变化了,新的问题被关照

——新版《守则》增加了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与时代紧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