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亚云 通讯员 徐向伟

老余是平桥区长台关乡余寨村的一名农副产品经纪人,自打今年花生上市以来,老余就没有半点空闲时间,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开着农用三轮车穿梭在村组间。目前,在长台关乡,像老余这样行走在田间地头,穿线搭桥从事农副产品销售的经纪人超过200人。

“以前,就是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忙上几天后就没事儿做,总是聚在一块喝酒、打麻将。现在不一样了,利用农闲时间,通过互联网联系农副产品销售事宜。长台关乡花生出名,客商不断,不愁卖!”说起生意经,冯楼村农副产品经纪人老杨高兴地说。

昨日,记者在长台关乡乡间道路上看到,一辆辆满载着花生、玉米的车辆来回穿梭。乡农发中心主任卢向阳介绍说,农副产品经纪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过去人们称他们为“粮贩子”,如今被称为“农副产品经纪人”。他们走村串户收购农副产品出售,从中赚取劳务费或差价,既解决了大部分农民卖产品的运输难题,又搅活了农村经济。

近年来,随着长台关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副产品经纪人队伍也不断壮大。乡政府利用每年的农闲时节,对辖区内的农副产品经纪人进行培训,提升其文化水平、法律意识和经纪业务能力,并以各村远程教育播放点为平台,为他们掌握市场信息提供便利。“通过这些经纪人传、帮、带的引导示范作用,不仅让农户和经纪人的口袋鼓了起来,而且活跃了市场,实现了双重效应。”卢向阳说。

截至目前,活跃在全乡的农副产品经纪人外销蔬菜、花生、禽畜、粮食等产品近10种,产品年成交额达3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