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墙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首席记者 周 涛 摄

本报记者 金培满

随着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穿行于我市的城市广场、街头巷尾、居民小区、建筑围挡,一幅幅制作精美的“文明公约展示墙”成了我市大街小巷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细看这些“文化墙”你会发现,它们的主题内容源自《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深入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呈现,让老百姓看得明白、记得牢靠。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

在茶之韵广场西侧,由湖东街道办事处投入专项资金精心打造了100多面“文明公约展示墙”,并在这些“文化墙”中融入“仁义礼智信”“四德”“忠孝节义”“二十四孝”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传统中国画的笔法,用简约易懂、清新乐见的形式展示,让人们在漫步中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家住茗阳天下小区的赵忠实今年65岁了,退休后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早晚两次绕着茶之韵广场与茗阳阁广场兜圈,按他的话说,保持愉悦心情,坚持锻炼,身体健康。每天路过这里,看着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陶冶了情操,也美化了氛围,心情好了,万事百顺。”赵先生说,“在绘制完成后,很多路人驻足观望,我也几次专门带上孙女来此观看,图上绘的都是中国传统社会文明的行为准则,对现代社会文明的建设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学习与借鉴的意义。”

文明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在进步,文明程度也在一步步地往更高层次推进,因而文明不是无水之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长辈讲究“孝”道,对友人给予“仁义”,在工作与生活中对人注重以“智”和“信”予以相待,这些传统社会的文化精益仍然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信条。就如赵忠实所说,讲究了“孝”道,亲子之间的理解增多了;在同辈与朋友间注重“仁义”,交往中的矛盾减少了;把握好“智”与“信”,在与外人交往中也就减少了情感的培育成本。我市文明城市的创建,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这一环必不可少。

以核心价值观升华城市文明

自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文化墙”的绘制与展出也在我市的大街小巷铺展开来,这些“文化墙”不仅以日常化、趣味化的形式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益,而且也以通俗有趣、文雅含蓄的标语,向市民生动形象地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平桥区平西路二小对面的手绘“文化墙”,长达120余米,绘制完成后,每当上下学总会有很多孩子驻足观看。“现今我市正在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生活中提倡‘一举一动是文明’,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常会看到‘讲文明、树新风’之类的标语,但这些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而‘文化墙’则以一些小故事生动而形象地讲解了什么是文明?讲文明,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一位带着孩子看“文化墙”的家长说。

“这一处‘文化墙’不仅画上了关于文明的主题,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把文明宣传融入市民生活场景中,同时也营造和培育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让孩子们随时随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熏陶。”平西办事处文明办的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让环境优势彰显文明新风

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逐步推进,山水小城信阳结合自身特点发挥环境优势,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去,进而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每天上下班经过这里,我都会不自觉地看一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以前对这个核心价值观不是很了解,现通过图解让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同时,穿行在这沿河的书画长廊中,在浉河波光粼粼的映射下,浉河沿岸的风景也更加迷人了!”家住浉河南岸的杜欣悦每日上下班都穿行于这片“文化墙”下。在她看来,这些公益广告的设置既美化了环境,也能提醒了人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讲文明、树新风”,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赠言,这不只是一句标语,而要从实际行动来践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你我他每个人开始做起。推己及人,凝心聚力,如此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才显得更有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才能在整个社会真正弘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