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内,志愿者把煮好的粽子拿给老人。首席记者 韩蕾 摄

首席记者 韩 蕾

在城市文明创建中,志愿者的爱心在实践中闪烁出人性的火花,温暖着这座城市,并以此彰显了这座城市强大的凝聚力。

大街小巷,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呈几何式增长,他们或参与环保行动,或在敬老院陪伴老人,或深入社区进行义诊,或来到乡村陪伴留守儿童,满满的爱心让信阳市民感动不已。

志愿者 身边的活雷锋

有人说,志愿者就像火柴,点到哪里,哪里就亮。在我市的各个地方,都有很多这样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我们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在乡镇敬老院内,志愿者放弃休息时间,来到这里陪伴老人。夏天帮老人打扫卫生,理发;冬天给老人包饺子,表演节目;端午节给老人包粽子;腊八给老人熬粥。

在市内的社区里,志愿者义务帮社区内的居民维修家电;免费上门帮腿脚不便的老人理发;主动发起义诊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或在社区内发放消防知识宣传册,提升社区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街头,志愿者们为环卫工人送去降温解暑的冰镇绿豆汤,给炎炎夏日增添了一丝清凉;在浉河岸边,志愿者倡导环保,捡拾路边垃圾,并向市民宣传环保理念……

雷锋日,志愿者走上街头劝导不文明行文,并用市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弘扬雷锋精神;端午节,300多名志愿者,把1200箱粽子送到了我市21个乡镇、51个教学点的1200名留守儿童手中……

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自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需要的人士,这就是志愿者,遍布我市的活雷锋。

志愿服务 汇聚爱的暖流

在儿童福利院内,志愿者为这里的孩子送来精神上的慰藉;在空巢老人那里,他们给老人梳头、剪指甲,和老人拉家常,如亲儿女一般亲昵……志愿者正在用不计回报的服务汇聚成爱的暖流。

昨日,市儿童福利院内,十几名志愿者正在跟孩子们玩耍。有的在玩跷跷板,有的安静地坐在一旁听志愿者讲故事,有的则与志愿者一起做着手工。市儿童福利院的护工告诉记者,自去年9月开始,来这里陪孩子的志愿者逐渐增多,有时候是一个志愿者团体,有时候是好几个,有时候是几个爱心人士约着一起来,有时候是好心人把爱心物资给了就走,也不留名。

6月17日上午,信阳大别山志愿者协会和信阳市图书馆的志愿者们,不顾雨后泥泞的乡间小路,带着400本图书来到肖店村小学,给这里的孩子们送上了一道“精神大餐”。自2013年开展“书香润童年”活动以来,志愿者的双脚不知走过多少像肖店村小学这样,远离城市、教学设施落后的小学。“希望孩子们能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也希望我们的爱心能让他们觉得温暖!”志愿者徐军说道。

除了上述志愿服务外,“志愿服务进社区”“党员志愿活动日”“专业志愿服务队”……这些志愿者以“走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形成强大的群体力量,走进了市民的心里。

志愿精神 提升城市软实力

从6月16日开始,来自全市省级以上文明单位的近600名志愿者,在交警的带领下,每天早、中、晚高峰时段,在市内20个主要路口,劝阻、纠正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

两个月过去了,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了文明出行的队伍,而志愿服务精神也成了一张沉甸甸的城市名片,成为我市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窗口,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幸福丝丝相扣。

广泛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出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市民积极向上,打造扶老爱幼、帮困助残、便民利民的社会环境。类型多样的志愿活动,实现了志愿者的自身价值,也推动了市民志愿服务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如今,志愿服务正在逐步成为全市参与面最广、参与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公益事业,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一面高扬的旗帜,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强文明信阳建设、树立信阳对外形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