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野歧蛇

在淮滨期思镇西南方不远,有一座丘陵,名叫“敦蛇丘”,又称“埋蛇岭”。

传说寝野歧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期思,是著名楚相孙叔敖的故乡。孙叔敖少年的时候,他的父亲蒍贾被楚将斗越椒谋判残杀,母亲和他一起逃到乡下避难。一天他扛着锄头下地干活,突然看到一条两头蛇横卧在路上,不禁心中吃了一惊。他曾听人说过,两头蛇是一种很不吉祥的东西,谁若是碰见他谁就活不成,既是这样,那我也不让你活着再去害别人!孙叔敖没多犹豫,一个跨步,挥起锄头,将蛇打死了。正待转身要走,他又突然猛醒道:这个恶物,既是别人见它不得,说不定死了也要害人哩。于是他又在路边挖了个深坑,将双头蛇的尸体埋在坑里,这才放心地走回去。

孙叔敖回到家里,见母亲正坐在当门口等他,他便一头扑在母亲怀里失声大哭起来。母亲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母亲这样疼爱我,可是儿子去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母亲大为惊讶:“这话从何说起啊?”“刚才我碰见两头蛇了。”“啊!蛇在那里?”“我怕它再伤害别人,就把蛇打死并且挖了个深坑埋掉了”。母亲长舒一口气,就转喜为忧地说:“这就是了,孩子。人常说,善恶必有报应,你冒死为众人除了一个大患,做了件大慈大善的事情,积了大德,怎么还会遭难呢?等着吧,孩子,说不定会有大福降临呢!”以后,待到孙叔敖当了楚国令尹时,妈妈笑着对他说:“我说善有善报吧,这不就应了吗?”

威慑水怪

淮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旱者,河床干涸,节节断流,涝者,浊浪滔滔,茫茫苍苍,对此民间有说不尽的苦,受不完的辱,所谓“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就是此情此景的真实写照,然而说来也怪,自从孙叔敖来到这里后,淮河居然也驯服了一些日子,后来,人们见他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便解释说,那是他身上的官威把水怪给慑服了。

要说慑服水怪,孙叔敖还真有其威呢,不过不是什么官威,因为那时候孙叔敖还没有当官司,是平民一样的人,一场水患过后,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一天孙叔敖碰到一个逃难的乡民,不由得问他道,为什么要走呢,难民答道,你没见吗?是叫洪水给撵的啊,那么为什么总是水撵人,就不能来个人撵水吗?接着,他告诉所有逃难的乡民,洪水之所以能淹倒房屋,冲毁良田,是因为水太多,太大的缘故,如果四方百姓齐心协力,团结治水,那么就会把洪水治服的,大家相信了他们话,许多外逃的难民也都重返家园,加入到治水大军的行列中来了。

开始,他们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方法治水,总是被动,庄台垒得再高,水还是能爬上去,大堤筑得再牢,水亦能够冲开,这使得孙叔敖很费了些脑筋,他想火顺风势烧,水向洼处流,治水也应当利用地形地势,因势利导,于是他号召改变以住多用的“堵塞”的办法,而多采用“疏导”通流,与挖塘筑库,蓄水防旱相结合使水路畅通无阻,上游灌得来,这里就能排,能蓄就蓄,再大的洪峰一经疏导和蓄存之后,变水害为水利了,使楚国五谷丰登,老百姓对此十分欣幸,赞不绝口,今之安徽寿县境内的安丰塘,就是孙叔敖兴修的芍坡的遗址,还有霍丘县东北的水门塘,湖北境内的沮水云梦泽等。都留有孙叔敖的治水的足迹。

(据淮滨印象网)